返回第287章 艰难财政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云贵川三省人口约莫100万人,外加汉中、郧阳府、陇右也不过100万人口,田赋不过00万担(清丈之前四川为10八万担,云南为14万担,贵州为5万担,明显云南、贵州很多地方没有征收,在取消军户之后,田赋增加明显。),丁赋10万元银币(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区域没有缴纳丁赋),商赋矿赋达到140万元银币(云贵川陇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田赋、丁赋很少,有很多没有收上来)。

    虽然云贵川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战争破坏,但看到商赋竟然超过丁赋,这无疑让杨昭感到颇为吃惊,须知道过去除了一些盐赋之外,其他税赋很少。

    但现在不同,执行新政之后数省盐赋达到40万元银币,矿赋超过0万元银币(云南一省白银税赋过去就曾达到10万两白银),再加上其他方面税赋,如此商赋矿赋达到140万元银币。

    按照4成5的税赋上缴到王府的规定,如此收上来的粮食不过15万担,丁赋商赋矿赋可折合成117万元银币。

    若扣除王府及其各个衙门每年开销,每年有100万银币可用于军事用途,虽然如此,但相对庞大军费支出,那是杯水车薪。

    按照如今军饷制度,学兵5钱,列兵八钱,下士1元银币每月,一个甲等镇(1500人)日常军饷需在1万元银币,若外加上行军、打仗、抚恤之用,一个甲等镇每年开销约为0万元(仿照南明对江北四镇的开销)。

    乙等镇(9400人)需要15万元银币,丙等镇6八00人需要10万银币。

    如今忠勇军野战部队共有步兵有14个镇,其中甲等镇有个,乙等镇有6个,丙等镇有5个,如此一年步兵需要00万银币。

    外加骑兵两个营每开销在0万元银币,水军三营开支在45万银币,各地守卫部队50余万银币,如此每年军费都都在0万银币之上。

    如此看来,每年亏空达0万元银币,虽然现在有从豪格处劫掠而来的400万两白银,0万两黄金支撑,有发行了00万元宝钞支撑,但面对每年近0万元银币的亏空,这点积蓄也顶多能够支撑起两年。

    马上东征吧,杨昭手中有没有多余粮食,前日看户司呈送的报告,由于天灾人祸,张献忠等人破坏,西南三省远未恢复历史水平,再加上这几年连年征战,各地积蓄的粮食不过0万担,只能支撑起十万大军在外月征战。

    面对这种局面,杨昭虽然表面悠哉游哉的,但内心心急如焚,这不,带着一干幕僚巡视各地。

    一路下来看着大片绿油油的麦,看着开满山坡的油菜花,不时停下来带着几个随从到民众家要水喝,坐在矮茅草屋下面与民众交谈。

    由于这两年下来粮食连年丰收,麦价格已经降为1担7钱银币,稻谷价格已经降为1担6钱银币,基本与正常年份差不多了。

    新政的好处正逐渐散发出来,如在顺庆、潼川、巴州、达州等地每隔十里八里的地方民众正在修筑着水库,指着这一座座水库,大家显得信心满满,有的更是说有了水库大家再也不用担心涝灾,旱灾了,如果发生旱灾,可以放水救灾,如果发生涝灾,这水库可以储水防灾。

    除此之外,很多府已经建立起机舂米房,机舂出来的雪白大米,细细的面粉更是乡绅们最爱,有的地方更是将其作为上等礼品送给普通民众。

    穿着绸缎的掌柜指着这舂米房显得颇为骄傲,这舂米机,这轴承虽然足足花费了00元银币,当年收回成本,而且每年还足足要缴纳一百银币的税赋。

    有的掌柜更是显得信心满满,他们正筹划在修建心得舂米房,这机舂出来的大米,面粉实在太好吃了,现在不但大户人家喜欢这机舂大米,机舂麦,就是很多普通老百姓也颇为喜欢。

    走进一个机舂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