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八章世事无常非定论悲欢离合总关情
李正笑道:“这里有风、有沙、有城、有河,但就是没有水、没有气,成了死绝之地,说不定这楼兰城就是因为风水败了,才造成楼兰城的消亡。”
文星跳了下来,回头又看了一眼雅丹佛塔,沉思了一会对李正说道:“我猜测楼兰古城之所以衰败,最后消亡肯定有其直接原因。第一个原因大概是人人信佛,是信奉佛教造成的。楼兰城人人信佛教,一味的沉湎信佛,寻求神灵与‘精’神寄托,反让人会更害怕,越害怕就越逃避现实,寄托于虚幻的佛上。如此,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人心涣散。
而且学佛的人,厌恶人世,把人生之苦说得无以复加,把外部的一切都看成幻妄不真实,认为不值得研究和追求,一味觉缅于内心的空幻世界,最终走向自我灭亡。这种空、苦、消极、出世的思想,逃避责任,空谈者众,务实者寡。一旦‘迷’佛后,都会走向消极、衰败、弱化、萎靡。
佛教教义更教出很多愚国愚民,使国家积贫积弱,使人民愚昧‘迷’信落后。当强敌入侵时,不堪一击,国家也瞬间土崩瓦解。而且佛教会把绝大部的金银,用来装扮、塑造泥菩萨,而不务生产营生,更是侵占了大量的田产,造成了大量的农民无地可耕、无家可住,成为社会动‘荡’的爆发点。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破不立,只有破才能有真正的立。”
李正皱眉道:“文星,你这说法很是偏颇啊!虽我们是道家,但也不可否认佛家就这么无用、佛法无益。佛教讲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佛教要求信徒在家,也一定要做到好家人的责任。孝道夫妻,道君臣道,这些都是要做好,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的。因为人在世间有不同的角‘色’,如果连这些实在的角‘色’都做不好,怎么能够认识那个真正的道理呢?说说第二个原因!”
文星有点不服气,又说到:“你看啊,这楼兰古城,一夜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要好古怪就有好古怪。这里茫茫大地一片,所谓世间一切,都会随时间消逝。唯独这里的一座佛塔,修得那个坚固、结实、耐用,违背了佛家追求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光说这佛塔,也不知当初主持修建者‘花’费了多少人物、物力、财力、‘精’力,才修得这么好,可见佛法有时就是没用啊。这楼兰古国,消亡的直接原因我怀疑是没有水源。道家讲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继然这里都面临没水了,也没见佛家拿出修泥菩萨的钱来,救济世人,或者说佛家根本就没想办法找出水源来,让这里重新恢复生机。我猜测这佛家也是个吝啬鬼,家子气,见钱在自己包里,宁愿拿去修佛塔,也不愿意拿出来,帮助世人找水,其结果是水没了,人也没了,这里的佛也死了,空留这无情无义,无生无气的泥塔,默默地看着楼兰消亡。”
李正听文星这样一说,倒也觉得有道理。没见这里什么都没有,唯独这一尊佛塔矗立在这里,历经风霜岁月变迁而不倒,可见当时佛家为修这座佛塔,是投入了天大般的‘精’力和万丈热情,才能打造出这么一座坚固无比的佛家象征来。
可惜世事无常,修得再好的佛塔也难挡住,挡住楼兰在大自然的威力下的消亡,这还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事情充满嘲讽。或许楼兰消亡的原因还有其它必要的条件,但信佛也许就是一个‘诱’因。
就好比自己是道家,也不种田,也不生产,更不务商为工,视入仕为耻,一味的清静无为,一味的虚极静笃,平时看不出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坏处,反而是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