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节、战争动员学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304;30475;23567;35498;26368;24555;26356;26032;30340;32178;31449;22312;21738;35023;65311;35531;30331;37636;104;116;116;112;58;47;47;119;119;119;46;121;117;110;108;97;105;103;101;46;99;111;109;47;65292;25110;32773;30334;24230;25628;32034;38642;20358;38307;12305;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科学院新春大减价,各种机器打折大拍卖啦

    这不是街头的小贩吆喝,而是确确实实登载在朝廷邸报上的广告,当张韬看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时候,气的差点没把姜田揪过来骂一顿,不过转念一想估计也是自己的任务比较重,这才出此下策的。正如他想的一样,并不是姜田闲的没事想给科学院创收,关键是主持过不止一次新工厂开工的姜田很清楚这个时代的工业能力,指望一帮根本不懂工业化的人建设出真正意义上的工厂,那简直比赶一头猪上树还难。如果要在三年内完成二十万部队的换装同时还要集结足够的作战物资,仅凭现有的生产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想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就是将很多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外包出去,正好朝廷也在引导民间资本向工业转移,那么借此机会先在一些门槛低的行业里树立一些靠政府订单起家的招牌企业,就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具体到操作流程上,科学院还是本着北方主导重工业,南方负责轻工业的原则,对外宣称最近要为京城左近的几十万部队进行升级改造,所以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和机加工企业都建立在北直隶附近,南方由于已经有了松江、苏州等织造中心,所以就不舍近求远的在北方扶植纺织厂了,不过成衣织造,尤其是姜田主持设计的作战装具这方面还是要放在北方的。

    总之这份广告散发出去之后,许多手里攥着钱却苦于无处投资的人,像闻见腥味的猫一般蜂拥而至。没过几天南北两京的科学院便高挂起一则通知,大意是只要中华人前来购买机器是没有限制的,但是此次专利以及成品机械的发卖暂时不包含晋商,理由是此地商人在明末有资敌行为,虽明朝已经灭亡然当今陛下依然不信任此地商贾,不仅拒受机器和技术,若是发现有人转卖于晋商则没收全部家产并抄九族发配沈阳!

    这份通知一出,自然是让全天下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明末时节通敌的商人、官员不胜枚举,但是像晋商那样有组织的集体犯罪毕竟是极少的,尤其是当今陛下可是九死一生才从鞑子手中抢回的江山,憎恨这些叛徒自然是可以想象的,只是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了这股恨意依然没有消除,看意思大有封杀晋商的征兆,这让一些本来和老西儿们关系匪浅的人都犹豫了起来,虽然赚钱是很开心的,可真让无孔不入的皇家密探抓住了把柄,这九族都要去那关外苦寒之地,可比杀头什么的还有威慑力。对于在漩涡中心的晋商,这份通知犹如宣判了他们的死刑。要知道在没有经济法庭的时代,一个商人的声誉可是决定了他们能否行走天下的根本,老西儿虽然爱财,虽然对生意斤斤计较,可是在这商业信誉上也是很有口碑的,要不也不会成为中国行商的代表之一,现在虽然只是说限制了他们进入工业领域,并没有说不让他们再经商,可是不仅是整个北中国,就算江南一带提起通敌的叛徒哪个不是恨得咬牙切齿,这名声一臭可是很致命的。

    张韬之所以非要抓着晋商的小辫子不放,其实只不过就是在北伐之前敲打一些地方势力不要妄图火中取栗,并且制造一种全民打击汉奸的舆论氛围,省得自己大军未动北边就已经知道了行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