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第二章  寒门学子的市井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月清晨,林嘉宝起了个大早,整理好自己的衣冠,拎上林老娘特意缝制出来的书袋,意气风发的往村里的学堂走去。刚至门口便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老秀才站在案前踱着步,拿着书领读,堂下的学生们跟着念。

    学生们年纪不一,大的有如村头族老家的孙子,今年已二十有一,小的便如前面坐着的村长家的侄孙般,才将将八岁稚龄。陈朝的学堂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比如老秀才同时教导十来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但可以分别按不同程度读不同种类的书,比如两三个读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这类书的,一个读《论语》的,三个读《孟子》的,两个读《尚书》的,两个读《中庸》的……等等,都可以同在老秀才的教导下,在一个学堂中一起高声诵读。

    林家村与方面左右的村子比起来,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全村除了几户富户,其余只能算是温饱罢了。所以村里能来上学的不多,能念出来的就更少了。像林嘉宝这般,父母殷切期盼能念出名堂出人头地的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不做睁眼瞎,往后去镇上或者县城好讨生活。识得一文半字,足够在小店里用了,运气好的还能被掌柜的看上,讨去做女婿,一生富足,吃喝是不用发愁了。再不济跟着账房学徒,手里学个一技之长,也能安稳度日,不用去地里刨食。

    行至门前,林嘉宝朝着老朽前作揖行礼,"学生拜见老师。"老秀才捋了捋胡子,朝着林嘉宝点头示意,“先坐下吧,好生治学。”“是,谨遵师命。”然后林嘉宝就快步走到座位上,冲着左右同学点头招呼之后,拿出书来跟着老秀才一起念。林嘉宝边念边一一对应自己之前所学的内容,希望可以融会贯通。

    温习后,因为明年有几个学生要去参加县试,老秀才又当堂仔细讲解了一番八股文的制式要求。林嘉宝边听边回忆起原主之前是怎么写作的。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而且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圣人"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若有与之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考试。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书写难度甚高。思及此,林嘉宝摇了摇头,嘴边挂着苦笑,心想自己之前太过小瞧古人,这八股文的难度,可是比自己大学论文难多了。要静下心来,虚心请教老师才能慢慢追赶了。还好自己思想足够成熟,不至于言无一物,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下了学,还没走到家门口前面的小池塘,边看见林小娘搀着林老娘站在池边的桑树下等着自己呢。林嘉宝疾步向前,走到林老娘身边扶着她说:“娘,你身体还没好全,怎么就如此劳动自己,还是在家歇着的好。儿子又不是第一次上学,认得路的。”

    “好好好,娘知道,娘就是太高兴了。这些日子知道你能重新把书念起来,我的身体就已是好了大半了。”林老娘拍了拍林嘉宝扶着自己的手,欣慰的说道。“宝哥儿,今天娘早食吃了许多,比前些日子好很多了,我这才带娘出来候着你的。”林小娘在旁边解释道。“好了好了,我又没有怪你,看把你紧张的。家里的绣活都做好了吗?等过两天我休息,就和大哥一起去集市上把你们的绣活和家里的干货都卖与掌柜的,换些钱给你们买些布做身衣裳,再买些米粮。”林嘉宝笑着说。“宝哥儿,你真好!绣活都做好了,娘也跟着做了一些,还打了络子呢。”“宝哥儿,娘不要衣裳,这钱还是好好存着给你买纸用吧。我看你都不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