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又在田间走了一会儿,间或还问了几个在田间劳作的族人今年的收成,知道今年年头时雨水虽多,但还好没有成灾,还是能保证温饱。
将近午时,族长赶了过来请他们回去用饭,三兄弟欣然应允。族长在回去的路上告诉他们,其他房的人差不多都赶到了,只有霍州的那一房的人因为路上遇到了些事,耽搁了一下,许是明天便能到达。
话间,便回到了族长家,里面除了有今天早上见过的几个族老外,还多几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一群人正聊得热火朝天。众人见到族长领都着张承先三兄弟进来,忙起身相迎,族长为众人一一引见三兄弟。
众人又是一番客套,不多时,族长便道酒席已准备好,请众人入席。经过一番推让,族老七叔坐在上座,族长坐在上首第一位,接着便是张承先三兄弟,余下众人按辈份年龄坐下。
因着族长提前告知,众人均知道张承先兄弟三人正在守孝期,所以对于张承先兄弟面前只放着素菜并没有觉得意外,席间众人也只是以茶代酒敬了他们兄弟几杯便罢了。
饭后,众人就重修族谱和修葺宗祠的事交换了意见,最终议定了费用平摊的决定,等明天最后的一房族人的代表回来知会一声便可行事。
见事情都商议好了,张承先兄弟三人便告辞离开,并告知了众人他们兄弟投宿的客栈。虽他们兄弟三人一直都平和地与众人说话,但早已刻进骨子里的良好教养还是让在坐众人自惭形秽,拘束万分。与其留在这里大家尴尬,不如离开让其他人好好叙叙旧,毕竟大家平日都天南地北地忙于生计,能坐在一起的日子实属难得。
刚回到客栈,一个自称是浦县县丞的人亲自送了张拜贴过来,说是浦县县令想要上门拜防忠勇侯世子及两位公子。
张承先拿着拜贴与县丞客套了几句,便提笔写了张回贴,内容大意是说自己兄弟三人还在守孝期间,不便拜访县令,请见谅云云,而兄弟三人此次前来浦县,是受家中长辈差遣为了族里修正族谱和修茸宗祠之事。等回贴上的墨迹干了,便交给了县丞,请他转交给县令。
第二日,快到午时,张福生寻来了客栈,告知有事耽搁的那房族人已回到了张家村,请他们兄弟三人回村一叙。
若是此时回村怕是要错过饭时,兄弟三人便邀张福生一同用了午饭再回去。经过昨日的短暂相处,张福生知道他们兄弟都是不摆架子的人,是以也欣然同意了。
几人用过午饭,便打马回村,因张福生不会骑马,便与墨白同乘一骑。
还未到族长家,便远远看到族长家门前停着一辆豪华的二驾马车,一个看似是车夫的壮汉凶恶地驱赶想要靠近马车细看的小孩子,嘴里骂骂咧咧的。
张承先当先在族长家门前停了下来,把手里的缰绳抛给了墨言,便要进门。
“站住,你们是何人?怎么不经通报便往里闯,真是没规矩!我家主子可是京城忠勇侯的本家兄弟,惊扰了我家主子,你们当得起吗?”拦着他们的男人一双绿豆眼上下打量了张承先一行人,见他们穿着的都是普通的棉布直裰,眼中的鄙夷更甚,“果然是乡下人,一点规矩都不懂。”
林婉蓉拉住了想要过去的张福生,示意他不要说话。以张福生的性子,现在出去只有被削的份。怎么说都是同宗的族人,岂能被个下人欺负了去。
张承先背着手扫了拦着他的人一眼,话都懒得与他说,直接一脚把人踹到一边,吩咐道:“教教他规矩。”
“是。”墨言领命把人提到一边。
进门前,林婉蓉叫了张小山过来耳语几句,便跟着在张承彦身后进了门,而张小山则领命离去。
族长听到门口的动静,首先迎了出来,见是张承先到了,如蒙大敕,忙把人迎进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