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十一、鸟倦飞而知还4  [西叶]执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季刮北风,从北方南下的帆船可以借风力,航行较快。两艘盗船鼓风破浪,以一个危险的角度向他们的商船快速夹逼。三艘船的体量都不小,在海上一旦相撞,免不了要船毁人亡。商船上的舵工和阿班都发现了盗船,急忙吹起警示的号音,打出旗语。

    盗船依然越来越近,商船上的伙计大声呼叫,疯狂地挥舞手臂,警示来船不能继续靠近。

    盗船当然不是要把商船撞毁,两艘盗船夹住商船之后,立刻从船上抛出搭钩,搭上了梯子,海盗们猿猴般向商船攀来。

    原本海上禁止航运,不论盗船还是商船都是非法,所以船上都有武装。

    有些大海商家资雄厚,下血本装了弗朗机炮,海盗船轻易不敢觊觎。不过这种船大多是走东洋的船队,不从浙江下南海。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没有时间耽搁找船,他们搭乘的这艘商船,未购火炮,因此当盗船接近的时候,商船无法直接轰击,鸟铳的准头又差,点火又慢,打快速移动的目标还不如弓箭。海风如此之大,弓箭的准头也不值一提。船上的伙计只能等海盗们攀爬的时候,用刀枪钩叉抵敌。海盗的水性一等一的好,就算被击落水中也能立刻沿着船帮攀回船内。

    毕竟大半条船都要装货,商船的伙计并不太多,各司其职之外,能腾出手来的更少,抵抗得捉襟见肘。

    江浙出的生丝绸缎,贩到暹罗吕宋还值几个钱。贩去日本当然收益更高,可惜去日本的航线为朝廷所严禁,目标太大,极易遇到官军。

    这条船避开了官军严查的航线,但官军疏忽的航线,海盗难免要猖獗一些。

    但这条航线原本并非如此。

    南海诸剑虽有分歧也有协作,各岛主的船队和武装,可以震慑盗匪,也会招收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在岛上修建城堡,在船上干活,海盗如有出路,就会弃盗从商。虽不及嘉靖年间的五峰船主,三十六岛之人,皆听其号令,各豪门也能啸聚海岛,一呼百应。

    王法在海上常常失灵,不同的船队们之间各执一词,最初就像是中原江湖的最底层,碰撞的结果不过是强者生,弱者死。

    后来白云城成为仲裁地,船东们渐渐讲起了秩序。

    如果有谁抛开公平和秩序,一定要跟白云城讲强者生、弱者死的道理的话,叶孤城也会毫不吝啬地跟他讲强者生、弱者死的道理。

    直白说这就是历朝历代忌惮的地方豪强,势力之内极容易发展成目无王法的黑地,朝中若是雄主当朝,怕不是要被杀得人头滚滚。但在朝廷一禁了之,盗匪肆无忌惮,倭人和西洋人也纷纷来分一杯羹的海上,有控制力的沿海豪门,在朝廷权威失灵的情况下,行商、护航、拓岛,对靠海为生的人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秩序、一种道义和一种出路。

    沿海民户,将这些船东岛主视为衣食父母,甚至送粮送水,送子女去入伙,也是真心实意。

    所以哪怕在紫禁城,叶孤城也能毫不犹豫地对屠方说,“对我无礼,你犯的也是死罪。”——不是谁都能用这种口吻说话,白云城主显然习惯了这种尊位。

    但他离开南海太久了。

    下午西门吹雪去看船的结构、舵工的操作,叶孤城一路给他讲。大船与小船不同,造型与操作都要复杂得多。

    西门吹雪深知学无止境,不光是学剑。他虽然心无旁骛,但并不排斥任何获得进益的机会。

    西门吹雪胜过他人的地方在于,他一直在汲取有益的、有价值的东西,常识、技能、情感、朋友,他都可以从中获得进益,令他超越他人,卓然于群。

    他二人剑术相当,但生活的体验各不相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西门吹雪欣然承认这种不同。

    在西门吹雪眼下能管得住的事情上,何时用饭,何时服药,何时卧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