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看人六验  燕藏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竹林寺坐落于冀州北关村东北,乃冀州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而又名“悬空寺”。竹林寺瓦宇鳞鳞、苔藓斑驳,显得古朴幽静。相传竹林寺,为晋朝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任冀州刺史时建筑的,山涛在冀州颇有功绩。

    贺六浑带着一帮人进入山门,两旁钟鼓楼相对,迎面是天王殿,殿内大肚子弥勒佛笑口常开,四大天王怒目发威。穿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金身佛祖端坐莲台,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分列两旁。配殿内的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慈眉善目,为众生指点着『迷』津。

    “听说这个寺庙很是神奇,有个寺院升天的故事影响最大,至今人们津津乐道。”说话的是封子绘。

    “哦,是个什么传说啊。”贺六浑基本上是逢庙必拜,这是开善寺淡然大师给他带来的好传统。反正也无所谓,只要有时间,拜拜何妨,留个心里啊安慰。

    “民间流传着两句俗话,叫“天不灭竹林,地不灭少林。”话说竹林寺住着一个老禅师,带着五个徒弟。其中四个小和尚都通文会武,唯最小的碧空和尚经文念不会,武艺练不精,备受欺负。一天碧空去寺院东面的八角琉璃井担水,回来很晚。询问原因,碧空告诉师父说:“这几天我去担水,不知从哪儿来了两个娃娃,粉嘟嘟的小圆脸儿,胸前戴着红兜肚儿,光着两只小脚丫儿,我打上水来,他们就喝,不喝了,就伸着小胳膊给搅和脏;我再打好水,挑起来要走,他们就前一个后一个拽着筲打转悠儿,缠着我跟他们玩,玩够了他们才走。”老和尚一听,他掐指一算,原来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冀州地蕴藏的宝贝人参娃娃现世了!第二天谋划,『逼』迫碧空用一颗引上红线绳的针扎住人参娃娃。然后把人参洗净,支锅,添水、点火、开煮。老和尚有事出门,碧空赶紧打开锅盖想放走人参娃娃。人参娃娃在汤里现出人形,对碧空说:“我马上就要化到汤里去了。宝生你别难过,快喝一口参汤,就可以长生不老了,再把剩下的汤渣倒进水罐,沿寺院洒一圈,竹林寺就会升天,你到了仙界,就再也不用受老和尚的欺负了。”

    结果老和尚赶到,寺院已升到了半空。老和尚一跃而起,紧紧抓住寺院的门槛。后来终于抓不住了,从半空摔下来,摔成了肉饼。

    竹林寺飞上天去,碧空就变成了神仙,寺院变成了仙阁琼台,每逢阴天,下雨之前,冀州上空就布满彩云,彩云中隐约出现这个天上的蓬莱仙境,人们还能听到仙境里那阵阵钟鸣。以后,冀州域内年年风调雨顺,百姓乐业安居,疾病减少,人寿年丰。”

    贺六浑哈哈大笑说道:“这就是报应啊。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源,就看自己能否把握。”

    封子绘说道:“国公爷,这些天我是真的佩服你,你怎么就能够知道哪些人可以劝降,哪些人不可以呢?”原来这些天,高乾借生日之际不停的请客,接触到很多将领。贺六浑都扮着亲兵一起会见,最终摇摆了很多将领。

    “察人是门技术活,多见识就好了。我还是淡然大师教我的。”贺六浑很谦虚,心里在想,这不就是现代人说的微表情吗?仔细研究都能够有所体会,就看你愿意不愿意了。但是自己不可能说的那么玄妙,只好想想古代谁说了什么,有了。

    “我以前读过秦代古籍中,记载了一种“六验读心识人法”这“六验”指的是:

    1、喜之以验其守,让他欢喜,验其节制能力,看他是否不变『操』守,不得意忘形

    2、乐之以验其僻,让他高兴,验其癖*好,看他是否有不良癖好,是否会玩物丧志

    3、怒之以验其节,引他发怒,验其控制能力,看他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失去理智

    4、惧之以验其持,在恐惧的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