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会宁县衙  大唐田舍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主薄,某家是黑虎赵家族长遣来的,解决旱灾的。”谷子看着无法进入这县衙大门,直接在门口大喊道。

    大热天的辛辛苦苦跑来给你传授水车技术,居然不给进门,你说气人不。

    会宁县城,虽然是州治所在,却也不大。

    不一会就在县衙门口聚集了一圈围观的百姓。虽说这旱情严重,一直是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石头。可是对国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当看客更舒爽的事吗?

    “那乡巴佬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乱棍驱赶。”

    旁边的人斜了这人一眼:“这可是黑虎赵氏子,真正的慈善之家,谁敢打,你还叫人家乡巴佬?杨老二我看你是挣了几个钱不知天高地厚了。没良心的东西,你盘炕的手艺还是从人家赵家那里学来的。”

    叫杨老二的男子一脸惭愧的道:“是是是,你说的对,杨某错了。原来是赵恩公家人啊。”

    话说这谷子还真是最早一批盘炕的,可以说是盘炕界的祖师爷啊。要是那杨二知道,此人是他的祖师爷,不知什么表情。

    “哎呦,我说赵老弟啊,你这是干什么?不要叫了,要是惊道里面的明公,咱俩可都担待不起啊。”小吏有些慌乱,要是之你这赵家子,说不定里面的大人物看在你家族长的面上不会说啥。某家呢?还不得给收拾死啊!

    谷子盯着他,也不说话。不过意思已经很明确,你要是不通报,某家就在这里喊。

    看到此,那小吏的内心都要骂娘了:“等着,某这就去给杨主薄通报一声。”

    看着谷子傲娇的抬着头一言不发,那小吏:我去年好想买个表。

    看着小吏进去通报,谷子这才缓过神来。原先就是为了完成族长的吩咐,凭着一股子憨劲和莽劲。这会才开始后怕,那可是吃人的酷吏啊。

    我们现在常说的官吏,其实大唐官和吏是两回事。

    一般,一个县衙大致由官、吏、役、组成。

    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杂职官等,是由朝廷的吏部铨选,所以叫朝廷命官,即所谓吃皇粮。

    一些反派官员常把是朝廷命官挂在嘴上,意思是说,谁敢冒犯他,谁就是在冒犯朝廷,那可是大罪,惹不得的。

    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话一出口,就会被打的就是你这狗官给顶回去,落个悲惨下场。

    官威有风险,亮明须谨慎!

    吏,又叫书吏、胥吏,胥吏原本也是分为胥和吏两个概念的。

    胥是基层的一种办事人员,政府将平民按户口加以控制,从中选拔有才智者加以管理;吏本来是指替天子管理臣民、处理政务的人,也就是官,但从汉朝后,吏逐渐专指小吏,即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

    由于胥和吏都是指代官府的基层办事人员,后来就把它们合并起来称呼了。

    在朝廷中枢系统中,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所以县衙的办公体系也要设立相应的对接部门,设置了六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

    每房设典吏一到两人,未入流,但有国家正式编制。

    六房办事人员大都读过书,文理明通,熟于律例,工于写算或者是在当地有威望家族子弟,比如赵氏子想做吏,想必县衙是求之不得。

    还有一些地痞流氓恶霸因而通过各种手段关系,进入县衙门当胥吏。

    他们没有俸禄,这些人虽然没有薪俸,但握有实权,所以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各种私利。

    任你官清似水,难免吏滑如油。所以一般的地方官赴任第一件事是搞定小吏,不然也就是一个样子官。

    所以像这些地方县衙,百姓最怕的不是那些明公,而是这些胥吏。

    不过谷子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