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盘龙寺游  开创奇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山城的西边有个安居县,安居县的北边有一盘龙镇。镇的最西边由丘陵平地演变成沟壑。这沟壑,俨然是一条飞龙曾经在此驻足踩出的巨大脚印,三个山嘴从龙爪指间幸存,龙后趾在平地印出的一条长长的沟,直通下游镇。

    那三个山嘴被当地居民习惯性的以山命名,由东向西依次为古佛山、磨盘山和马蹄山。三山汇集处,一个由三条不足二百米长街道组成的镇正是盘龙镇。

    春末的盘龙镇,空气怡人,镇上人烟稀少,偶尔有老头老太出门,与霸气的镇名颇不相符。盘龙镇西,原有一香火鼎盛的寺庙,名曰盘龙寺,此镇因此而得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寺庙因无人管理导致佛像失窃,损失惨重,县文物局研究决定,将寺内佛像迁到县城管理。哪成想,二十一世纪到来后,旅游业兴起,有点历史底蕴的地方都变得繁华而热闹,偏偏这盘龙寺送走了佛,就此断了香火,并没能赶上兴荣的步伐,如今镇上更是人口稀疏,没落如斯。

    一辆巴在几声鸣笛中停在了镇口,汽车上下来一群中老年的同时,一个背着大包的中等身材伙在人群中依然漏出半大个头,显得鹤立鸡群,休闲装,板寸头,浓眉星目,一张白嫩的脸颇显英俊。

    此子名叫顾兴华,毕业于某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后在一不景气的研究室工作,伟大理想和残酷现实的不协调,让他最终决定离开自己又爱又恨的岗位,准备学先贤游历一番认真思考一下人生。其离岗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家与亲人们相聚,并当面告知他们自己的决定。

    磨盘山是三山中最高的山,也是唯一个村村通工程没有机动车道通往的山。此山被两个垭口分为三段,最北的一段状如磨盘,山腰一圈平台宛如磨槽,往东的山脉如同磨担,此山由此而得名,磨担的最头处,一个细长垭口将磨盘与盘龙镇隔开,此垭名叫斩龙垭,却不知为何而得名。磨盘的最头处,有十米见方的圆石一块,乃东、西、北三面数十里范围的最高点,可极目远眺,可张臂迎风,此石叫做望星石。

    顾兴华便是出生在这山腰磨槽的密林屋中。看着屋顶坍塌,一幅破败景象的祖屋,顾兴华轻叹一声。自去年母亲病故以后,他仿佛成为了孤儿,十岁丧父,刚成年又丧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如同摇摇欲坠的屋顶,凄凉之意充斥心扉,风迷离了眼泪,又带着竹稍婆娑扫去屋顶的一点灰霾。

    为父母的坟头除去滋生的杂草,上过香,点燃炮仗,看着香烛燃尽,顾兴华才依依离开。之后的时间,他探访一遍至亲之人,将精心准备的一些礼物一一送出,并告知自己想要到处体验一番生活的计划,这一耽误就是半个月。

    从老外公家出来,伙子全副武装的向盘龙寺走去,那里虽然佛去人空,但石崖上的千手观音相尚未完全风化,想想出生在这里,却从来没认真将镇里的美景游览一遍,莫不是一大遗憾。

    从镇西口出行,崎岖的山路两侧滚落着大迥异的石头,说也奇怪,这里已经是附近的最高点,这圆滚滚的石头堆在土堆里,不知从何而来。

    传闻,某位仙人赶着一群牲口在此歇息,突然三声惊雷,牲口化着石头,仙人也不知所踪,人们发现这些仙人留下的石头后,在石头上雕刻仙人佛像,并建立寺庙,盘龙寺由此而来。顾兴华看着山下的伏地却想,那神龙一脚下来,蹦几块石子到山上想来也不是什么奇事。

    穿过石群,进入一片树林,或许因为走的人太少,路上已长出不少荆棘。因夜间新雨,顾伙儿砍下一根指头粗细的树枝,将前进路上的雨水打落。来到一片青杠林,伙子放慢脚步,根据少时的经验,青杠林在这个季节雨后可是长蘑菇的好时节,果不其然,一些树叶下鼓着包,扒开树叶露出朵朵绿豆菌,地衣下隐隐露出一些油蜡菇,伙好不喜欢,顺手在路边摘了几匹棕树叶,将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