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遥望高山  开创奇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月后,戈壁滩。

    顾兴华站在一个山头上,眼前是绿油油的菜地,一望无际,身旁的李灵儿拿个望远镜,视线越过菜地,望到远方黄灿灿的沙漠,口中发出“啧啧”称奇声。自某力学院士发现可改善沙土粘聚力的特种木纤维以来,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质疑,为打破这样的质疑,该研究团队在试验地开展游客栽种和观光体验,甚至还有一个实验室供一些有一定学识的游客参与提炼木纤维,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相信这重神奇的材料确实诞生了。

    顾兴华看看手机,走下山头来到一个瘦高偏黑的伙子身边。此人身穿蓝色农服,头戴草帽,正东张希望。

    “谢师弟?”顾兴华面含微笑,问道。

    “顾师兄?”伙反问一句,算是肯定了自己的身份。二人握过手,谢晓峰看向李灵儿,眼中亮光一闪。

    “我叫李灵…儿。”李灵儿见谢晓锋看向自己,自我介绍到,只是那最后一个儿字说得有些轻声。

    说起这位谢师弟,名叫谢晓峰,是省农业大学的研究生,金飞的同导师师弟,生物学专业,与力学院士所在学校学子组队来这里共同研究该项目。因为顾兴华听说力学能改变沙土性能,十分好奇想要来看看,于是找金飞要了电话,二人在这里见面。

    材料加工房门口,一个身穿西装的青年男子背着手,悠哉的看着这个圆柱状的建筑,似在思考。见谢晓峰和顾兴华二人到来,男子微笑颔首,颇有礼貌。

    “我哥哥,谢春山,土木工程师,恰巧也来看我。”谢晓峰介绍到,显然谢春山知道谢晓峰去接人,因此并没有介绍顾兴华。

    “顾兴华,幸会。”伸出手,二人握过手。

    纤维加工房内,离心机发出吱吱的响声,声音并不是很大,两条粗大的管子接在一个软皮桶内,那桶慢慢的变得臌胀,显然是装满了东西。厂房背面开一个孔,皮带机将废料送到后方堆场。

    “粉碎后…配比,废料发酵施肥…”谢晓峰一边走着,一边介绍。

    “环保么?”

    “以前的湿法生产是有一定污染的,不过现在要在这里直接生产,研制了干法生产线,厂房内有一定纤维粉尘,对整体环境没什么影响。”谢晓峰解释到,众人听得明白,这干法实际对工作环境的人身体尤其肺部是有一定危害的,不过见这里并没有什么工人,显然是采用流水线自动生产。

    试验地,一条三米宽的主河道和几条一米宽的支流将其分隔,其间种植有枣树、葡萄、蔬菜和一些顾兴华等并不认识的作物。谢春山蹲在地上抓了一戳泥土搓了搓,又抓了一戳砂搓一搓,说道“还真变成土了。你们这水从哪里来的。”

    谢先锋看自己哥哥到那里都有职业毛病,也颇感无奈,但还是饶有兴趣的回答道“大多是从河里面引过来的,不过为了维持河流的最低流量要求,也不敢抽太多,饮用水是坎儿井里抽的。”

    顾兴华二人跟在后面,细细听着兄弟二人的问答,也长了不少知识,却也知道,以目前的供水情况和基地拓展速度,再过五年就会到达极限,也就能建立起一个两千多平方公里的绿地。

    “…一个县。”谢晓峰伸出一个指头,显然这个面积听起来不大,但画到地图上却也有不的一块。

    “不是流传要从西藏搞个引水工程么?”李灵儿听得有趣,也插进话。

    “理想很好,不过现在这沙漠并非重点。除非我们航母和高铁都搞差不多了,不然这个工程不太可能实现。”谢春山显然很健谈,也很有想法,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如果是我,我就在这南疆和北疆的沙漠,各造一座几千米高的人工天山,收集天上冰雪,山中别有洞天…”说罢,他目光微微扫过前方沙漠,又狡黠的看了一眼李灵儿,大有一览众山,爱江山也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