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谋划磨盘  开创奇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家乡的顾兴华并没有闲着,他花了十天统计了在家务农人员和磨盘山荒废土地的情况,和在外务工的村民取得联系后,摸清楚了这些人大致的想法。调查结果显示,四十以上的中年大多想在干不动以后回家继续种地,而年轻一些的青少年则已经很少有这一意识和愿望,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什么地方,有多少。

    有了这些信息,顾兴华到村委要了一些农村土地租赁、道路建设和农用设施补贴政策的文件。在村委,他向村长略微透露了自己想要租下磨盘整座山的想法。实际上,这磨盘山整座山已经有至少八年没有人耕种,早就成了荒山,国家一直有政策要求村里复垦,这个村长透露给顾兴华的消息,让顾兴华信心大了不少。

    读完政策文件,心里已有初步方案。

    这磨盘山的地共涉及三十二户,其中二十一户是顾氏本家叔伯,其余十一户占地并不多,且居住在马蹄山一侧,加上之前调查的结果,相信在有利益的情况下,将荒废的土地转租出来并不困难。

    接下来是钱的事情。按政策规定,以亩计算,旱地四百五一年,林地一百b1年,这磨盘山共有旱地一百三十亩,林地三百亩,每年租金需要十一万元。以他这两年旅游购和在唐珠农销平台赚取的三十来万费用,根本不够他启动的,何况他想要一次性租满二十年。

    次日,顾兴华赶早来到农业局,透露来意后,办事员热情的帮他找到了村长所述的有关磨盘村土地复垦的最新一期会议文件,文件中有一条说明,如有原住村名愿意租种这片地,政府补贴百分之四十五的租金,免息十年贷款最高五十万。

    “这政策简直就是送给人种。”顾兴华心里感慨到,自己真是运气好,这文件还没发放,也不知是不是为谁专门定做的,这得打听一下。

    下午,顾兴华顺道又来到村委。村长正在院里和几个老妇聊天,见顾兴华来,他掐了烟,就跟着进了办公室。顾兴华也不客气,手包里拿出一包茶叶,却是他在一位茶农朋友那里所订购,算不得名贵。

    “你子到不像当年你爹,还懂得些人情。在基层干活懂得这些也挺重要”村长看了顾兴华一眼,会心一笑,继续说道。“本来磨盘山的事,是开了很多次会的,我也很着急这个事,其实你要来弄,是帮村委大忙了,过几天镇里会把最新政策送了过来,原本我是要打电话给那些年轻人一一通知的,既然你捷足先登,那我就组织这些留守老人开个会,再在村委张贴几天就好了”

    “谢谢周叔了。”顾兴华听这话,心知并没有和自己抢那破山头,放下一块心石来。

    “不过你得赶紧联系那些涉及的村民,最好在政策下来之前拿到他们的意向书,政策一下来就赶紧办理手续。”村长接着说道。

    顾兴华听到这,赶紧起立点头称谢,风风火火的出门打电话弄资料去。

    第二天晚上,那些在外的村民收到顾兴华短信,提出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顾兴华一次支付他们二十年的租金;第二个方案是从第五年开始根据磨盘山收入按给他们分红;第三个方案是成立兴华养老会,为既有的老人和将来产生的老人提供轻便的就业岗位和娱乐活动,努力争取政府同意在磨盘山、马蹄山或古佛山设立墓地。

    第四天,顾兴华拿到了三十二份由自己、村委和村民签订的三方协议,只有四家孩子有稳定工作的选择了第一方案,大部分顾家人选择了第三方案,有两家的原本要选择第二方案,在顾兴华向他们公布其他人的选择后,一家选了第一方案,一家选了第三方案。

    看到这样的结果,那周村长心里也暗自佩服。换作是他,他也想不出这样的选择题模式来迅速完成这个目的,农村工作多年,他深知基层工作的困难,政策推行的阻力有多大。不过从第三个方案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