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唐曦  大烽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芮的葬礼非常隆重,唐政力排众议,执意以王后葬礼的规格风光的把萧芮葬入唐氏一族的祖陵。自古以来,葬入族陵是要记入族谱的,表示唐氏一族的认可,是只有王后才有的资格。为此,唐政的正宫王后公孙琴轩多次向唐政表示自己的不满。然而唐政并未理会,这就更加剧了公孙琴轩的不满。

    公孙王后是十个诸侯国里,国力最强大的宋魏之一的魏国公主,是魏国老国君最疼爱的小女儿。烽国的东南是强大的宋国,为了抵御宋国,烽国选择与另一强国魏国联姻。这联姻确实让宋国有些投鼠忌器,几年间,虽与烽国小战无数,但也算相安无事。

    烽国位于中原北部和西北部,人口稀少不足两千万,国土面积却是十国中最多的,但土地贫瘠,真正是地广人稀,幸而身处北地,民风剽悍且尚武,国中百姓不管男女老幼,都有不错的身手。

    烽国北面是强大的游牧民族乌朔部族,乌朔是北方大草原上最大的游牧民族,有着三百多万的人口,虽然人口不多,但草原男儿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善于骑射,下马是牧民,上马就是最精锐的骑兵,且乌朔部族非常团结,忠于乌朔王族阿史那一族,乌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召集超过百万的精锐骑兵。为此,从天睿王朝开始,各个政权相继在中原北部的草原上修筑了一条西至横断山脉,东至夏海的长城,以此来抵御北方各游牧民族的入侵。

    烽国东边是康国,康国和真国位于中原的东北部,康国在西,真国在东,临夏海,两国国土面积相加也不如烽国,但土地相对肥沃,百姓富足,只因连年于两国北面的铁厥部族战斗,又要防御来自南面强大宋国的突袭,以至于人口相对比较稀少。为此,两国世代交好,相互联姻,互为盟友,以抵抗两大势力。

    虽然康国与烽国相邻,但因两国之间有一天然屏障,使得两国有心互相攻伐,也无力跨越。这个屏障是一个内陆大湖,名“广湖”,此湖两端相聚千里,一望无际。广湖南北各有一条大河,一条自南向北,一条自北向南,北面的河叫做“庞河”,连接大草原的深处,南面的河叫做“庄河”,途径宋国西部,与魏国西北的岳山相连。两河宽约10里,渡河作战的话,己方的士兵会成为对方箭矢的活靶子,两河最窄的河段,河两岸都是高约百丈的山峰,不适合大规模的军队行军。所以两国一直井水不犯河水。

    烽国的南边是燕国,燕国、恒国、云国位于云岩高原,地势与中原腹地相比要高出一两百丈。烽国与燕国的交界处都是一两百丈的悬崖峭壁,其中只有一些百姓开凿的石阶可以连通两地,进行商贸往来和传递两国的国书,但是这些石阶异常陡峭,行人尚需万分小心,何况行军。

    烽国的西面是横断山脉,顾名思义,此山将大陆一分为二,横断山最南到南海,最北边是在大草原上另一游牧民族匈奴的领地之中。

    烽国虽然四面环敌,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他只需抗衡北部的乌朔和东南的宋国,但康燕的国力总和也不足宋国之患。唐政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联合魏国,迎娶魏国公主,与魏国结成攻守同盟,以此稳定宋国之患。

    唐政登基后的第三年,乌朔部族大举南下,欲一鼓作气拿下烽国北部三城中的穗城。唐政亲率大军二十万北击乌朔,把乌朔部族抵御在长城外。五年间,唐政多次主动出击乌朔,虽未建功,但也让乌朔不敢轻易南下。为烽国争取了几年太平的日子。

    在萧芮葬礼的事情上,公孙琴轩虽然多次逼迫唐政,但是唐政毕竟是烽国国君,而且这十年间的作为使得他在烽国声望极高,他决定的事旁人无法改变。而唐政也因公孙琴轩的身份,即便她的屡次冲撞,也没有过多的苛责。

    葬礼结束后,唐日秀因为没有母亲,就安排了一个奶妈和几个宫女专门照料。

    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