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回 万花常是诱 孤月总如寒(1)  当时明月今虽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月,亘古不变之明月。

    无论人间经历多少沧海桑田,明月却一如既往的张罗在青穹之上俯看人世,并为夜晚中无尽的黑暗带来一丝光明。

    月有阴晴圆缺?那不过是凡人眺望的角度。

    明月,其实丝毫未变。

    前人正有一诗赞明月道:

    昔年登岳望青空,一面银盘八面风。

    刹那清风皆地外,惟余明月自天中。

    何愁寒殿寞千古,但得冰心固始终。

    正是光华明万处,照开淮北照江东。

    ……

    “大姐、大概再不消两个时辰便能到金陵城了。”

    大江之上,一艘并不算太大、却也不算太小的游船正向着金陵驶来。

    此时月上中天,正是临近夜半之时。但即使四下一片漆黑,江北的来人却连看都不必看,一听便能知道金陵城的方位——亥时虽为“人定”,但无论是江中画舫的笙歌曼舞,还是江边碧楼的牙牌金骰,金陵城的奢华才刚到最热闹的时候。

    被称作“大姐”的是一位身着白纱的美貌女子,她此时正立在船头,顺着说话少年手指的方向,听闻着从金陵城边传来的喧嚣之声,面上却殊无喜色。

    因为金陵城虽是享乐之地,她们却并不是来享乐的。

    她们是来吊丧的。

    ……

    正道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州治的金陵城,当然便是天下富人争着来送银子的地方。

    但当这些富人真的到了扬州、到了金陵、到了万花庄的产业坐上一坐,他们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压根算不上什么“富人”。

    如果说天下的财富有一半在扬州,扬州的财富又有一半在金陵。那么金陵的财富,花家则占了一半都不止。

    金陵城中每一个赚钱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需要花家帮助。其中倚靠花家最少的,其每天赚的十两银子里面也至少有三两是替花家赚的,而倚靠花家较多的,十两银子中需要付给花家的更是多达七、八两。但尽管如此,金陵城的百姓还是要比天下大多数地方的百姓要过得好些,就算他们大多数钱进了花家的口袋,剩下的钱却依然足够使他们富裕起来。

    所以花家究竟有多富,根本不是寻常人能想象的到的。

    但这也仅限于人活着的时候。

    虽然花万豪曾是富甲天下的花家家主,但如今一过世,除了“纸钱”可能比寻常人多一点外,同样是什么也带不走。

    ……

    今日正是花万豪下葬之日,但此时半日未过,花家的人皆已无心祭拜,而是聚集在了议事堂中,闹的不可开交。

    并不是花家的人对老家主不够尊重,也不是花太平不想给父亲的丧事办得太过隆重。究其原因,不过是突如其来的一张字条,使得本就不安稳的花家愈加充满了火药味。

    而这字条现在便被花太平捏在手中。

    “君家持万万金之资,不以善施而称仁,却以巧取而不义。我三人不忍百姓凄苦,今夜子时,必来取金百万,以为赈济。”

    这张署名“太湖三杰”的字条,正是花家的奴婢黄昏时分在花太平的房门上发现的,但花太平却显然并非是为太湖三杰皱眉的。

    花家巨富,花家纨绔子弟在外被毛贼宵小盯上的情况并不鲜见。但花家既是巨富,护院武师教头自然都请的是武林中响当当的豪杰,各代家主更是自幼便兼习各家所长,这一代的花太平虽然还年轻,却也有江湖中第一流水平。这样一座龙潭虎穴般的庄园,敢闯入行窃的贼人毫无例外都进了扬州公堂,近年来早已十分罕见。这太湖三杰非但无惧“前车之鉴”,还敢事先留下字条,若非武功已入化境,就是脑袋出了问题。

    可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