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7章 就是不服输!  第一狂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面对这个白裙女子的穷追不舍,林枫也没有好的办法了,只能说道:“好吧,既然你想知道,那我就给你说一下!”
    白裙女子这样问,肯定是知道这个故事的。
    如果他说出来,说错了,白裙女子又要从中作梗,又要发作。
    大家都看向林枫,因为很多人,还是不知道这个故事的。
    只有南宫般若,非常清楚。
    林枫继续说道:“传说王安石23岁进京赶考那一年,路过一个镇子,当地马员外家门外,走马灯底下,挂着一副上联,上面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这是马员外的掌上明珠,要招夫婿所出的对联,只要能够对出来,就能够迎娶马小姐!”
    “这上联确实精妙,王安石都被震撼了一把。
    只不过因为要进京赶考,王安石也没有时间对,便匆匆离去!”
    “来到科场上,王安石文思泉涌,第一个交卷。
    主考官欧阳修见王安石早早交卷,又见王安石少年英俊,气宇不凡,不由心中欢喜,有心试试他的才艺,就指着庭前飘动的飞虎旗,出联说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福至心灵,想到了马员外家那副上联,直接用来作对:走马灯,灯走马灯,灯熄马停步。”
    “欧阳修大声叫好,更加欣赏王安石了,也被王安石的才华惊艳了一把!”
    “王安石返回途中,见马员外家那副走马灯对联,仍然悬挂在大门口,至今无人对出,喜出望外,便以主考官的飞虎旗联应对!”
    “马原外见王安石才华不凡,便把女儿嫁给了王安石,并择日在马府完婚。
    两人拜天地时,又报来喜讯,王安石金榜题名了。”
    “杜甫写过《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王安石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当真喜上加喜,趁酒兴余意,他信手在一张大红纸上,连写两喜,贴在大门上。七·八·中·文
    这就是后来华夏人在办婚事时,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
    并赋诗曰: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一副对联,成全了王安石人生两大喜事。
    从此王安石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成为宋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众人听林枫说完,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不得不说,林枫知道的确实很多。
    白裙女子,也是有些服气了。
    不过她还是说道:“你倒是知道的比较多一点,那我想问问你,王安石金榜题名,他考到的,是什么名次?”
    林枫一听就知道,白裙女子,还要继续和他扛。
    林枫说道:“当主考官欧阳修,也有记载说是晏殊,把前几名的考卷,拿去给宋仁宗看,只要宋仁宗看一遍,确定没问题,就可以发榜了。
    当时王安石是第一名,卷子放在最上面,宋仁宗看过之后,原本非常欣赏的。
    但是因为王安石引用了一个《尚书》里面的典故,叫做孺子其朋。
    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
    意思是说:小子啊小子,对待大臣们,就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
    这是长辈,对晚辈说的话!”
    “真正的意思是,当年的周武王去世了,周成王年纪还小,就由周公来辅政,周公就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对周成王说了这样的话!”
    “当时宋仁宗已经30多岁,王安石才21岁,能想象宋仁宗看到这句话,当然会不高兴。”
    “之后宋仁宗想把王安石列为第二名,但是宋朝有个规定,在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