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五章 格物致知  唐时明月宋时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精彩阅读·尽在·无名()
    看到苏宸举手投足间,能够让水凝聚成冰,这已经超脱了凡人手段的范畴,难道他还是一位上古炼气士,仙师?
    徐清婉通读各个时期断代史书,对许多正史c野史c神怪禁书c佛经道藏等,都有涉猎,也从一些野史中看到上古炼气士的说法,虚无缥缈。
    但魏晋之后,许多玄0876114学人物,入山修道,还有一些道庭弟子出山等等,有一些特殊手段,号称仙师c天师等等。
    “苏宸,你学过仙师术法吗?”
    苏宸摇头笑道:“哪有什么仙师,不过障眼法而已,不过,这里面蕴含的就是格物道理。”
    “格物道理?”徐清婉蹙眉,陷入思索。
    苏宸微笑点头,目光看向小盆内的冰霜,他有了其它想法,如果将小铜盆换成长筒,散热面积小,那么凝聚成冰的小块会更好。
    周嘉敏回过神来,此时再看向苏宸的眸光,明显不一样了。
    因为对方‘化水为冰’这一手段,的确震惊到她了。
    她心忖也只有这hhn等人物,才能写出绝妙诗词和戏剧话本的吧!
    顿时就,苏宸在她眼中,变得与众不同,高深莫测!
    “徐姐姐,什么是格物?”她小声询问徐才女。
    徐清婉解释道:“格物,就是探究万物的规律,格则是“规律”之意。这个词出自儒家典籍《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句子。”
    “不是道家学说吗?”周嘉敏觉得儒家士子,也没有研究这种东西的,似乎道士们经常出来装神弄鬼,会使这些手段。
    徐清婉摇头叹道:“格物致知,是古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门科,后来失传了;原本格物为儒家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门,只可惜,后世无人研究,被排斥到了墨家c鲁门吸收,反被儒家士子看成淫工巧技了。”
    周嘉敏听得似懂非懂,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大的学问,微微点头,看向苏宸的眼神,由失望转为了好奇c崇慕。
    徐清婉目光看向苏宸,有了一股说不出的钦佩,询问道:“即便是格物,可究竟是什么道理,苏公子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二。”
    苏宸微微点头,解释道:“好吧,其实说出来,也非常简单,利用了固体c液体c气体三种形态,热量转化的原理。我放入的是硝石,他遇水融化,由固态转为液态,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那么被包围的小铜盆内的水,会因为热量被吸收而瞬间降温,由液态转为固态,便能够凝聚成冰霜了。原理不难把握,只是容器大小,水的容量多少,跟硝石如何配合,则是需要反复试验的。”
    徐清婉眼神一亮,口中喃喃道:固体c液体c气体c热量转化”
    苏宸起身,微笑道:“先别想这么多了,天气这么热,走,进房间,吃点冰镇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使得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西瓜这东西可能并非由国外传入,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在秦汉之后,它就被称为寒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陶弘景注瓜蒂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后世的现代考古者,曾在战国墓道c汉墓中发现过西瓜子,从而证明了西瓜在中华古代早就出现过,只是不叫西瓜而已。
    苏宸吩咐仆人拿来了西瓜,他用勺子剜出了西瓜瓤,放入瓷碗内,放入了一些冰霜茬子搅拌,使得西瓜顿时变得凉爽起来。
    他先进了房间,给箐箐盛了一碗,使女病号消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