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九章 富国之论  唐时明月宋时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彭府准备一桌丰盛佳肴,款待这些孙党的朝廷大员,由于政治立场一致,而且彼此又都是多年老友,因此十分放得开,聊的话题,基本都是围绕着苏宸,因为他才是这次宴席的主角。
    徐铉c徐锴c高越c张易c李德明等人,对苏宸的诗词很钦佩,对他的高超医术感到不可思议,所以见面后,问的问题也就多了一些。
    最让二徐感兴趣的,莫过于苏宸的诗词,有何技巧,写的如此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苏宸于是将自己对词的理解,其实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标准答案说了一番,词在花间词之外,有婉约派和豪放派,自己不局限于儿女情长,希望写一些清丽的词,寄托山水;或是写大气磅礴的词,寄托豪情。
    “原来如此,单凭这些话,便注定你能拥有写词的大家风范了。”徐锴忍不住称赞。
    在场没有一个白丁,哪怕工部侍郎李德明不热衷诗词歌赋,但也是读书人,中过三甲进士,苏宸的话,言简意赅,众人都能听得明白,对苏宸的写词评价更高了。
    韩熙载捋须笑道:“诸位,若是你们单单考教他诗词,以此为重,那充其量为朝廷再弄一个翰林学士而已,并非老夫所愿啊”
    众人闻言一愣,在咀嚼他话中之意。
    “你们知道韩某人最看重苏宸哪一点吗”韩熙载微微一笑,然后解释出来道:“那就是赚钱的本事,格物创造的能力,千万不要小觑这两点,这可是治国兴邦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咱们唐国过去十年,连年征战闽越楚等国,严重消耗了国库,加上数年前又被北周吞掉了江北十三州,税收财政压力空前,现下各地军饷都发放困难了;除了润州和金陵城百姓较为富裕外,其它地方的州县,贫民愈发困苦,这些国之根本,不需要诗词文章写的漂亮之人,而是需要能够制造财富的人,来建立官商,不断充盈国库”
    徐铉c钟谟c张易c高越等人,纷纷点头,唐国的现状已经十分困难,他们身为六部的侍郎,都是在中枢中担任二三把手,甚至有人挂着同平章事,或参知政事的头衔,能够进入澄心堂参与军机大事的决议,自然对这些国本之事,十分清楚。
    李德明好奇问道:“苏宸对格物方面,也有兴趣在研究”
    韩熙载笑着道:“大家可能都听过了,青白瓷就是这小子研制的,使得白家一下子打个翻身仗,将丁家给压制了,还有你们府上最近用的香皂,也是他鼓捣出来的。听犬子说,苏宸还能在夏日化水为冰,造活字印刷术,制作醇厚烈酒等,这些手段,一般能工巧匠都无法做到,这才是令人想不透的地方,苏宸却能整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青白瓷,香皂,活字印刷术这些,我等皆是听闻了,以轩,你是如何想到这些新鲜东西的”高越问道。
    苏宸放下筷子,拱手道:“实不相瞒,在下少年时期,没有多少朋友,除了在家闭门看书外,就是一个人鼓捣这些东西,翻阅了一些古籍,如墨经天工开物等,受益颇多,有所促进。”
    “墨经倒是知晓,墨家的经典著作,但天工开物这是什么书籍,李某倒是没有听过。”李德明有些疑惑不解。
    苏宸这才反应过来,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c手工业,诸如机械c砖瓦等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他一时间没有注意,给提前说出来了。
    “哦,应该是个工匠师所写的册子,残破孤本,被我在书摊上买到,记载了一些简单工匠手艺等。”苏宸编造了一个借口。
    “原来是这样。”
    众人听闻之后,兴趣不大,毕竟是一个工匠师写的工艺册子,并非什么论著。
    户部侍郎高越问道:“以轩,若是由你担任户部官员,大权交给你掌握,你认为,目前朝廷最需要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