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二章 斗词  唐时明月宋时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陶仪提出了此建议,让随行的使节团成员中一位北方才子,站出来作一首七夕词,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跟方才那位周一帆的词比一比,看谁的七夕词更好。
    他的话一出,在场的南唐人也都来了兴趣。
    毕竟宋国一直在军事上压制唐国,虎视眈眈,数年前夺走了江北之地,吞掉了唐国的半壁江山,这对于唐国百姓而言,乃是国仇家恨啊!
    宋军在扬州c苏州等地,一度烧杀抢夺,不少乡绅富户被洗劫,一些官员和贵族家属都被杀害,死者数万计,都是真实发生的。
    一些逃到南唐的江淮人士,自然对宋人十分仇恨,许多金陵人也是如此,痛恨北方宋人,但唐国兵力又的确不是北方宋军的对手,难得有这次文学方面的比较机会,都想着南方士子能够胜出,战胜北方宋国的读书人。
    “比就比,谁会怕了宋人!”
    “就是,让他们瞧一瞧我们南方读书人的诗词才情,宋人岂能比得上?”
    外围的一些观众纷纷议论起来。
    他们对周一帆的这首词《蝶恋花》还是认可的,觉得很上乘,至少是目前熙园诗会中,最好的一篇了。若是按往年的评判标准,这一首绝对能在今晚夺得前三位的名气,甚至成为最佳。
    虽然宋地是中原正统文化,但北方多战事,文学方面有些荒废,因此,众人觉得,这北方的宋才子,必然不如江南的有文化。
    陶仪不以为然,轻轻一笑说道:“萧泽,你来吟诵一首新作的七夕词吧。”
    一位身穿淀青色襕衫士子袍的男子,从宴席的桌案中站出来,看样子大约二十五六岁?仪表堂堂,走在宴席空地间,拱手行礼之后?作了介绍:“在下萧泽?目前在宋国做翰林侍读?今日下午在驿馆闲来无事,应景所作,一首名为《鹧鸪天》。”
    “当年誓言鹊相传?聚少离多断肠仙。
    长桥卧波连星瀚?月下长歌凤舞前。
    空叹夜,别经年,
    悲欢离合奈何天。
    人间此情无长计?
    咫尺天涯今世缘。”
    这首词被这位萧泽吟诵出来?朗朗上口?意境不凡?在场的名家泰斗?以及读书士子们也都是识货的人?觉得这位宋国翰林侍读的《鹧鸪天》的确为上乘之作,跟周一帆那首《蝶恋花》有点不分上下。
    周一帆脸色微变,也听出这首词不俗,但不会长他人志气,没自己威风?轻哼道:“虽然不错?未必就超过了我那一首。”
    他自然不肯认输?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首诗词,除非文采c意境等相差太大?否则,水准接近,喜好者不同,未必就能直接分个高下。
    “就是,马马虎虎而已!”
    “我也觉得,这首鹧鸪天,比不上周公子的蝶恋花!”
    “不是比不上,简直差远了。”
    有些不大懂诗词的人,自然只帮自己人,不肯承认宋人的词好。
    陶仪冷笑一声,转头看向韩熙载和徐铉等人问道:“几位大人都是唐国的文豪,士林的领袖,对两首诗有何见解,能评出个高下来不?”
    徐铉开口道:“空叹夜,别经年,悲欢离合奈何天。人间此情无长计,咫尺天涯今世缘。这半阕词,写出了世间悲欢离合,咫尺天涯的情缘阻隔,还是有一定意境和文采,与周公子的词,可以说,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还算公道。”陶仪微微一笑,倒是没有冷嘲热讽,毕竟唐国的徐大学士,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即便如此,也算打平,这位萧翰林,也没有压住太学生员周公子的风采。”有人提出这一点,如果词的水准相当,那么周一帆比宋国萧翰林小几岁,那么就会有小小的炫耀优势了。
    “就是啊,一个翰林侍读,只跟咱们太学院的生员打平,也不过如此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