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五章 监察如浪方可成(第六更)  带着系统来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易更清楚,这个时期的将领太能打了,一遇到战机,保证出动。</p>

    唐朝和吐蕃本来之前输的多,结果在开元时期,打谁都能打。</p>

    敌人打过来,不但能挡住,还能反杀。</p>

    敌人稍微有一点疏忽,直接就干过去。</p>

    正是因为如此,大唐朝堂才开始信任节度使,然后随着经济逐渐转差,节度使自己养的兵变厉害……</p>

    这是军政集中于一人的后果,没分开,互相少了掣肘。</p>

    李易那个时候,军是军、书记是书记、行政一把手是行政一把手。</p>

    腐败避免不了,但想造反,做梦吧。</p>

    没有一个人说是可以把地方给统一的。</p>

    之前有各个军区,后来发现,只以军区而论,还是容易出问题,结果给变成了更大的战区。</p>

    “易弟,有此体系,朝廷与地方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凡是有村子的地方就能同驿卒,你能想到什么?”</p>

    李隆基一副我想到了你没想到事情的样子问。</p>

    “还请三哥指点。”李易眼中露着茫然之色,其实想的是举报与上访。</p>

    他不知道大唐有没有用,反正他那个时候没用,他那个时候最有用的是找媒体。</p>

    媒体一暴光,地方就积极,事情闹大了,上面也会发声,不然就跟瞎子和聋子一样,还可以当哑巴。</p>

    “易弟你想,书信往来多,驿站独成一体,有人发现地方官员贪腐,是不是就能写信送过来?”</p>

    李隆基把话说出来,一脸他已掌握全天下的神情。</p>

    “那地址写哪呢?村子里举报县令,给谁写信?给州府写信,万一州府跟县令关系好咋办?”李易说出第一个问题。</p>

    “给朝堂写信,抵制就是长安兴庆宫,然后是……内侍省。”</p>

    李隆基说出地点,他还是不放心别人。</p>

    李易点下头:“当地驿站的人是当地人还是别处的人?那些人中,会不会有人看到这个地址,跑去给县令报信?</p>

    速度快的信需要加钱,没有那些钱,就要慢慢等,凑够了数量送一批。</p>

    给长安兴庆宫内侍省的信,有没有回信谁知道?送没送到谁知道?</p>

    多少钱可以让驿站的人把那封信抽出来销毁?写信的人之后会不会死?”</p>

    李隆基拿起个炸串默默地吃起来,吃一口,又拉托盘漂过来,蘸蘸酱。</p>

    “扇贝周围那一圈哪去了?”李隆基不想说防止腐败的事情了,他发现杜绝不了。</p>

    “裙边切下去了,里面可能会含有过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