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 善与恶  我大哥叫朱重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降这事,定远军轻车熟路了。

    当涂城的守军出城,丢了兵器抱着头蹲在地上,城内的降官捧着印信,和府库的账本,人口册。

    “这些狗官,哪有一点志气?”

    朱五和手下众将骑在马上,朱五神色看不出喜怒,二虎他们却是多有不屑。

    “咋,投降不好吗,非得死一堆人才行?”朱五笑着说道。

    二虎挠挠头,“俺不是那个意思,俺就是觉得这帮当官的平常人五人六的。读书人不都讲啥忠君爱国吗?怎么咱们刀子都没亮,他们就怂了!”

    朱五冷笑,“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从来读书人。这些人没毛比猴子都精,大元朝这所破房子快塌了,他们才不想被砸死,砸死的只有无辜百姓。”

    二虎眼睛眨巴眨巴,这话他听不懂。

    对于做官的读书人,朱五一直很矛盾。他虽然不太懂得历史,但是他知道这些人靠不住。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汉奸,那个不是读书人?老百姓想当,还没有资格。

    比如,引刀成一快的汪精卫,秦桧,还有什么贾似道等等。

    历史课上老师讲过,崇祯上吊之前,敲钟召集百官,竟没一个来的。

    还有那些自视天下第一,怼天怼地怼皇帝的啥才子名士们,天天啥正统大义挂在嘴边,但是八旗铁骑一来,城外跪迎。迫不及待的剃头做官,毫无心理障碍。

    但是另一方面,他心里十分敬重读书人。

    每当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总有一些人站出来。为大义,为汉家气,为国为民,为看下苍生,为血脉传承,为文化传续。

    颜真卿,陆秀夫,史可法,还有无数城破以身殉国,名字消散在历史中,不被后人铭记的读书人。

    这个国家,这个族能够延续数千年,这些人功不可没,也流下了许多人类的瑰宝。

    只是,终究是少数。大多数的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学的圣人学说,不过是用来做官的窍门转而已。

    书是好书,人未必是好人。所以,结合而来的读书人,就一言难尽了。

    然而,无论谁得了天下,还都离不开这些人。

    “主公!”

    朱五脑子里正乱哄哄的想着,身后传来呼声。

    是李善长,战阵凶险,他一直都在水军的楼船上,听说当涂投降,忙下船急行过来。

    “主公”

    李善长不善于骑马,快马至此已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

    朱五笑道,“啥事你急成这样,有话慢慢说!”

    “当涂知府李习为官清正,颇有民望,主公要以礼相待!”李善长喘匀了气说道,“虽说,当涂只是跟濠州隔江相望,但此处是江南之地,文风最盛,士人众多。主公想失去东南半壁,还需善待拉拢!”

    “什么鸟士人,俺一刀”

    二虎的后半句让朱五瞪回肚子里去,不敢多声。

    “听你的!”朱五笑着对李善长道,“我虽然肚里没啥墨水,也知道打容易,做稳难。咱定远军的草台班子,小打小闹行,大事可不行!”

    李善长不住点头,“主公心怀宽广,何愁大事不定!”

    此时,当涂城的守军投降完毕,城池中门大开,城中官员在知府的带领下,缓缓而出。

    城头上,陶安和汪广洋等读书人默默看着城下,定远军军容浩荡,纪律严明,没有主帅的命令都立于原地。

    “强军啊!”陶安叹道。

    汪广洋看着城下,亲手扶起知府等人的朱五,双眼发亮。

    “此人,豪杰也!”汪广洋说道,“我等读史书,历朝历代的贼军,最爱破城杀戮劫掠,随后裹挟百姓。贼头更不会善待官吏,优待士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