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万春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连着闹腾了好几天, 家里人多,斯江一直没机会和景生好好说上话。

    顾北武刚回来,光是美国的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经济军事外交等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就说了好几天。赵佑宁来了两次后舍不得走, 天天来报到。北武说得深入简出, 绝大部分不作结论,留待少年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时连东文和善让他们都忍不住参与到讨论之中。

    “小学生上课没有书本?也没有作业?”斯南不可思议地惊叹, 羡慕嫉妒叹气。

    赵佑宁点头:“我妈妈还说过德国的小学只上半天,但是有些家长很不乐意。”

    顾阿婆瞠目结舌:“这双职工家庭怎么办, 太不合理了。”

    善让笑了:“我听系里老教授说起北京六十年代因为孩子太多,小学上二部制, 半天半天轮流用教室。这和德国那种半天肯定不同。”

    景生却觉得没所谓:“还好,我在景洪几乎没上过小学, 就爸爸弄了几套书给我看,后来去沙井子读书也不吃力。”

    斯江问北武:“阿舅,如果说他们的教育方法不对, 国家却很发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对和不对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北武笑着反问。

    景生斯江和佑宁的眼睛都一亮。

    “阿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代科举路十年寒窗苦读,千年王朝更替,最后被炮火打开的国门是古代教育的错吗?”斯江又问。

    顾阿婆敲了敲放馄饨的筛子边:“读书人有什么错哩?是皇帝的错呀!”

    “也不对, 应该是乾隆闭关锁国政策的错。我们国家原来一直领先的。唐宋时代很辉煌。”作为数学竞赛小能手,赵佑宁没忘记纵向比较。

    景生却问斯江:“为什么国家发达就是对的好的?不发达就是错的差的?那富人就是对的好的,穷人就是错的差的?”

    没有大人参与,三个少年人你一句我一句的, 渐渐从个体命运探讨到国家趋势到价值判断,有争执有补遗,越来越热火。

    善让笑着捅了北武一记:“我好像又学到了新知识,这也是美国教育方式的优点吗?你真的不愿意回来做老师?很可惜啊。”

    北武笑叹:“是他们三个后生可畏,上海的教育已经很领先了。”

    旁边一脸懵的斯南和斯好继续讨论起霍元甲来。

    中午吃完冷馄饨,北武倒是做了个小结:“德国我不了解,但他们二战后大力发展职业学校是很有作用的。关于美国教育方式呢,有几点是客观存在的。”

    斯江他们兴致勃勃地问是哪两点。

    “富有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教育,比如他们小学有公立也有私立的,一个家庭有足够的钱和精力,哪怕学校没有课本,孩子也会学习到很多知识,类似我们中福会各种兴趣班。那么到了初中高中大学,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越好的学生就越容易取得成功,会形成更不容易被普通人跨越的精英阶层。”北武笑着补充:“这不是我觉得,是美国人自己调研的数据结果。”

    “那我们国家也一样的!”斯江举起手:“我升初中后发现我们班已经有人在学新概念了,她们准备高一就考托福呢。”

    前面一直插不上话的斯南这下有了用武之地:“还有宁宁哥哥,从小学好多东西还参加各种竞赛!我们新疆的小学都不学英语的。”

    赵佑宁:“???”

    景生若有所思:“那么美国是不是还会领先我们国家很多年?”

    北武称赞景生由国推人由人推国的思维方式很好,又说:“要知道美国的文盲并不少,而且大多数人两位数甚至一位数的加减法都没办法心算出答案,他们得靠计算机。”

    “啊?”这下连顾阿婆和斯好都吃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