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的开始(求订阅)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旦过后,日子再次重归平淡。    距离下一次的假期,也就是春节,中途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此期间,许秋的主要任务是写文章,次要任务是应付两门考试,支线任务是指导学妹写文章。    开卷考试的那门课,《医用高分子材料》,他提前两天开始复习,做了一个课件PPT的手工目录,然后将课件PPT连同目录一起打印出来。    目录主要包括关键词和对应的PPT页码,在考试答题的时候扫一遍题干的关键词,对照目录,可以很快的找到课件上对应知识点的位置。    大多数开卷考试只允许携带纸质的材料,因此每到考试周,学校里各大打印店的生意都非常火爆,有时候排队都要排上十几分钟、半个小时。    不过,校内的打印确实便宜,单面A4一毛一张,双面A4一毛五,量大还能打八折,如果在外面文印店打印,很多都是一块一张的。    说来玄幻,许秋听学姐说研究生有一门课程,名为《液晶材料》,同为开卷考试,却可以携带笔记本电脑进入考场。    而且还允许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查阅电脑中电子版的课件,据说是为学生减轻打印课件的负担,还能绿色环保,但是不能使用上网搜索的功能。    而考试教室中都是有校园无线网络的,学生会不会上网直接搜答案,就只能靠学生自觉了。    在另一层面上,这也是授课老师不太在意学生的成绩的表现。    毕竟到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情况如何,对科研工作的影响微乎其微,真要对某个领域有兴趣,直接检索对应的文献看就是了。    而且,一般课件做出来一用就是很多年,很少更新,也很难跟的上前沿的科研节奏。    《纳米材料学》的课程,许秋预留了一周的时间复习。    虽然这学期他翘了不少课程,但是复习起来并不吃力,这门课有些类似于文科的课程,背就完事了。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1月18号,所有考试科目结束。    成绩还没有出,不过两门都是系里的专业课,保B+冲A应该没什么问题。    许秋自认和同专业学生竞争还是有把握的。    这主要是因为当初大二分流的时候,大多数绩点超过3.5的学霸都跑到微电子去了,流入材料系的并不多。    微电子这个专业非常两极分化,头部的高绩点的扎堆,但高绩点的学生绝对数量不多,因此分流的时候报这个专业的人没有拟录取的人数多,最终导致不少绩点排名倒数,只有2出头的学渣,找不到去处,也被调剂了过去。    材料系现有高绩点的学生,很多是初期不高,只有3.2、3.3左右,后面在大二、大三专业课变多,慢慢追上来的。    许秋算是一个异类,从始至终成绩都在T0梯队中。    除了顺利完成期末考试外,许秋关于“PCE11体系侧链调控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的文章也已经写好。    这个工作新意稍未欠缺,毕竟四种分子,只有侧链不同,结构和PCE11太过相似。    但工作量很大,三个新的分子都做了一整套的表征测试。    而且器件效率也不低,除了PCE11材料有11%的效率外,另外三个体系的效率也分别达到了8%、9%和10%,这是后面韩嘉莹用新到的加热式匀胶机优化得到的结果。    工作量够大、效率不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意不足的问题。    于是,许秋在和魏老师协商过后,一咬牙投了AEM,也就是AM的主要子刊之一。    AEM虽然比AM差一些,但也是非常好的SCI一区期刊。    至于这篇工作能不能中,就要看编辑和审稿人怎么看待。    许秋也没想太多,反正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改一改继续投。    他文章已经发表了好几篇,AM都发过了,现在投一篇寻常的文章,已经很难让他内心产生太大的波动了。    这篇文章投掉后,也意味着关于P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