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七章:于谦的见解  大明豪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卿去朝数年,辛苦了”

    看着坐在龙塌前的于谦,朱祁镇喝了一口桌案上的药水,扶着靠椅,坐起来说道。

    “谢陛下关怀,陛下大病初愈,还当好生保重龙体才是”

    于谦拜道。

    “朕无恙,爱卿勿虑”

    朱祁镇正坐身躯,笑道。

    “如今我大明之困,想必爱卿已知,不知爱卿觉得我大明该何去何从,祖宗江山,还能保乎”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

    于谦听后,并未答话,而是抬头看了一眼一边的王振。

    朱祁镇也看了一眼王振,示意其与宫女,太监都出去。

    王振一拜后,便带着宫女,太监们,走出了乾清宫。

    “爱卿如今可说了吧”

    朱祁镇面色一沉,问道。

    “敢问陛下,如今朝中对此局势皆有何高见”

    于谦拜道。

    “有战者,有和者,有迁都避祸者,迁都者也有南迁南京应天府,西迁西安两议,各不相同”

    朱祁镇叹道。

    “那敢问陛下有何圣见”

    于谦又拜道。

    “朕刚初愈,还未有任何见解,然朕以为,战则必败,迁都则北方半壁尽失,皆不可也,然和又失地辱国,让朕有何面目去见父皇,见祖宗在天之灵乎”

    朱祁镇又叹息一声,说道。

    “不瞒陛下,若是臣主张,必然将那些主张迁都者一并斩杀,我大明上下众志成城,与那贼国,贼子决一死战,因迁都之意,皆亡国之意也,正如陛下所言,若此时迁都,则我大明半壁尽失,剩下半壁,也只能苟延残喘而已,那我大明再无翻身之机也”

    于谦正拜道。

    “爱卿真好见识,如今我大明不亡国,朕便心安了,如何还想翻身乎”

    朱祁镇哑然一笑,说道。

    “还请陛下宽心,如今我大明虽然国师沦丧,大将阵亡,辽东尽失,国势日衰,然国力尚在,南方漕运通畅,南粮北运,依旧畅通,而且臣在河南,山西数年,我大明地方百姓依然拥护大明,只要我大明不自乱,则天下安宁矣,以此为依靠,未来未必不能重振国威军威,未必不能在次图强也,还请陛下好生养息,来日方长啊”

    于谦拜道。

    “哦,爱卿之意,是要劝朕死战到底乎”

    朱祁镇想了想,问道。

    “非也,如今我大明新败,国势不宁,此时绝不能妄刀兵,且那贼国大军压境,而我大明精锐尽失,山海关,古北口也由其占据,要是喜峰口再失,则其长驱直入,京师不保也,故臣之意,也是和谈为上,战则必败,且必亡国也”

    于谦神色凝重拜道。

    “若败,大不了我等南迁南京,还能苟延残喘数年,又何至于亡国乎”

    朱祁镇有些疑惑的问道。

    “陛下只看到北方,难道忽略了南方吗,实际上如今虽然贼国大军压境,但还不是最致命的,若是那贼国兵分三路,一路由长江占南京,一路由淮安,山东入济宁,济阴断南北大运河,再一路由大姑口入天津,占通州,成兵京师城下,再加上其北线大军,若真如此,我大明岂不必亡乎”

    于谦神色黯淡,淡然说道。

    朱祁镇一听,大骇,又咳嗽了三声,心中只觉翻江倒海,不能自持。

    原来那刘建还藏着这么一大杀招啊。

    这三路大军一,加上北线大军,那我大明,可真就要亡国了啊。

    难道我大明真的只能亡在我的手中吗。

    “看来如今也只能求和,甚至乞和了,我大明咽喉被其一卡,又怎能存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