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三一章 匪患  我有一座军火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向骄傲自大的陈友谅,从来没有如此认真地和部将交流思想。这次,他认真听取了丁普胜的意见,原本狂热的头脑一下子变得冷静起来。

    丁普胜没有说错。无论是张士诚,还是陈友谅,在和文奎的争霸中都没有赚到便宜。悲催的张士诚富得流油,还自愿提出支援文奎每年二十万两白银。

    攻打老鹰嘴,陈友谅不但死伤惨重,还丢掉了好几个县,一下子退到鄱阳湖以外。这个损失,也只有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知我者,普胜也。从今往后,我们还是别和文奎争了。只要他不危及我们的生存,又何必争一时之得失?”

    来自两大巨头的压力终于被摆平。文奎也没有觉得自己可以睡个安稳觉。自从进入那个神秘的军火库,他觉得自己就像绑上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车。一旦上去了,便再也停不下来。

    不知不觉,又到了冬至。江南的寒冷已到了极至。

    某日。文奎突然收到文冲急报:衡水遭遇数千土匪冲击。双方已酣战多日,死伤惨重。

    收到文冲的紧急军情,文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红巾军起义已近十年。各地大大小小的土匪,但凡扯起红巾军的虎皮的,大多投靠了势力较强的红巾军队伍。

    而文冲所说的情况,显然是根本没把衡水县的红巾军当一回事啊。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一怒之下,文奎率领苏北的雷虎队和血鹰的黑鹰队,外加两万军士。三支队伍加起来两万五千人,再加上文冲在衡水县还有一万人。如此强大的力量,什么样的土匪势力还敢嚣张?

    两万五千人的军队,两支突击队都配了马,都是敢和马背上的民族蒙古骑兵一争高下的角色。不到一天时间,血鹰和李敢的突击队先行赶到。他们的部队到达县城,这才知道文冲带着人马驻扎在天目山。

    文冲得知文奎亲自督战,连夜从天目山赶回来。

    从文冲的汇报得知,土匪头子胡三彪是天目山的老猎户。也不知道他发了什么狂,竟然也扯起了红巾军的大旗,占山为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可恶的是,胡三彪只不过是扯起红巾军的虎皮,本性上是赤祼裸的土匪属性。他带着五千多名从各地流落过来的流民,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以天目山为基地,经常到县城和乡村去洗劫。抢女人,抢牲畜,什么值钱抢什么。文冲多次带队去清剿,结果都无功而返。

    “真拿他们没办法。胡三彪是天目山人。闭着眼睛爬山过岭都不会迷路。而我们的人进去,只有挨打的份,完没办法和他们一争高低。”

    文奎听取了汇报,又看了看血鹰和苏北两员大将。这两个人都是突击队的头。而突击队就是文奎的两把尖刀,指到哪里,打到哪里,从来就没有输过。

    文奎想,没有理由能轻而易举地消灭成千上万的正规部队,却打不过区区数千土匪。一定是战术上出了问题。

    文冲肯定是没有依赖当地的民众,而是以十分官方的形式去和胡三彪交战。那当然是要吃亏的。

    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文奎抱着这个想法,站起身来,说道:“文冲,你带我去看一看,哪些地方曾经遭受过土匪洗劫的。我就去哪看。苏北、血鹰,你们各选二十人担任警卫。随我一起前往。”

    “是,元帅。”

    一行人骑着快马,来到距离天目山最近的郝家村。这个村背山面海,风水绝佳。文奎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一派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被大火烧过的废墟。一些胆子大点的村民,正在含着悲痛重起炉灶。

    他们来到一家正在搭木架子盖茅棚的农户。这家人只有两个老人,老头老妪都已六十多岁了,风烛残年,盖茅棚只为遮蔽风雨,暂且偷生。

    “郝伯,文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