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何以解忧  大唐小文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场酒喝得林逸,直睡了一天才缓过劲儿来。至于李白和杨云峰早已不知去向,只是留下一封字条,说是邀请他明日醉仙楼一叙。

    清早刚起,便见老掌柜吃力的抱着一个大酒坛子,从后院走来。林逸赶忙上前搭手,帮着一起抬到店里。

    林逸闻了闻坛中清幽的酒香,问道:“葛叔,咱家这酒是你自己酿的么?”

    葛叔和气的笑笑,拿起舀子装了几两酒,与林逸坐下聊了起来:“那是当然,这可是俺老葛家的祖传手艺,就靠着它谋生嘞。”

    “那您平时酿酒最高度数是多少?”林逸小酌了一口,便不再沾了。这酒虽然度数低,但制作手法太过单一,纯度不够。喝多了那是相当难受。

    葛叔愣了愣:“啥叫最高度数?”

    实在想不通怎么解释,林逸只好简言意骇道:“额就是这酒最多能有多烈。”

    听林逸说话也倒像个喝酒的行家,葛叔顿时打开了话匣子:“那倒不清楚,不过这洛阳城中的酒肆大多都是一样的清酒,差的不过是口感罢了。你比如说前街那家,他家的酒虽然不烈,但入口香醇”

    听着葛叔喋喋不休的讲着大唐酒文化,林逸也大体明白了许多。

    如今唐朝的酒水大多以清酒和自家酿造的米酒为主,大多都些十来度的低度酒,也就和后世的啤酒度数差不太多。

    再有就是朝廷建造的官家酒坊,主要以米酒、桑落酒为主,虽说度数略高,也不过三十度出头。而且都是内部供应,很少能够流入市场。

    毕竟就算大唐的农业再发达,也还还远远达不到全民安康的地步。这无关盛世,不过是年代落后罢了。

    林逸端着酒杯沉吟少许,突然问道:“那要是有人能酿出比朝廷还要烈的酒呢?”

    葛叔哈哈一笑:“那还得了?肯定是要发财了啊!”

    原以为林逸只是随口一问,可老半天都不见他说话,并且嘴里嘟囔着一些他半懂不懂的酿酒程序,葛叔顿时惊了,就连称呼都变了:“难不成林公子有这酿造烈酒之法?”

    林逸回过神来,苦笑道:“有倒是有,只是不知能不能酿出来。”

    小时候家里穷,每到节时村里都会让各家拿出些粮食统一酿酒,那些制作方法他多少还是记得些。

    葛叔也是个爱酒之人,一听林逸有办法,喜道:“那怕什么,我那酿酒的家什就在后院,你看看都需要什么。”

    后院小厨房,一个半人高的水缸里,沉积着许多稻谷黍米,想来这就是酿造清酒的主要原料了。

    不过这年头的酿酒程序太过单一,基本都是蒸煮过后自然发酵而已。

    林逸让葛叔帮他找来一些新米,用水浸泡了几个小时后煮熟放凉,又找来些松针叶铺在上面搁置在阴凉处。

    葛叔一头雾水:“这就好了?”

    “没有,这只是头一步,等酒曲发酵好了以后,再进行蒸馏勾兑。”

    “蒸馏?那是什么?”

    被葛叔这么一问,林逸恍然想起,这年头貌似还有没有蒸馏设备,想要制作这高度酒,怕是不那么容易了。

    林逸赶忙找出两张草纸,在上面画了几个简单的图案,问道:“葛叔,这城里有铁匠铺么?”

    “多得是,咱西市南头的那个老牛头就是个铁匠,手艺好滴很嘞!”

    问葛叔借了一小吊钱,林逸拿着图纸上了街。没走多远便看到了那间半拉草棚的铁匠铺,打铁的灶台上堆放着许多铁器。

    “敢问可是牛铁匠?”

    灶台后,一个四十出头,上身**的壮硕汉子,正拿着铁锤敲打着手中的铁胚子,看到林逸上前,停下笑道:“客官是要打什么铁器?”

    林逸连忙将蒸馏锅的图样递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