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流言四起  大唐小文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话说的好,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可这一番话何止是揭短啊!简直就是扎心了

    世人皆知,武惠妃乃寿王李瑁之生母,当年为了争夺太子一位,武惠妃向玄宗皇帝进献谗言,污蔑太子李英等兄弟三人谋反,玄宗一怒之下,将其三子全部坑杀。

    后来真相大白,玄宗暴怒之中,便欲将李瑁母子赶出长安,武惠妃为免殃及自己的儿子,将所有罪责一揽于身,服毒自尽。

    这虽然不算什么大秘密,但对于皇家来说,可以说是奇耻大辱。如今被人传扬至此,李瑁岂能不怒。

    林逸同样也是听得心惊胆战,赶忙扶住气得发抖的李瑁,宽慰道:“殿下息怒,自古百姓皆愚昧,他们哪知娘娘的用心良苦。”

    倒是李适之,惊讶之余第一个冷静下来,目光灼灼:“此事虽不算禁讳,但那些灾民是怎么知道的?”

    对啊!

    林逸顿时反应过来。

    这些颍州城的灾民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有心思打听这种闲事儿?而且,这可不是几个吊死嚼舌根就能说清楚的事情。

    此事绝对是有人故意陷害。

    李瑁依旧怒火难熄,整个人气的直发抖,颤巍巍的吼了一声:“立刻发兵,凡是参与谣言者,杀!”

    林逸眼疾手快,赶忙拦住了出门的侍卫,苦苦劝道:“不可!殿下若是动了刀兵,那正是落了敌人的计啊!”

    人在暴怒之下是没有理智可言的,李瑁的表现很真实,林逸甚至不忧反喜。若是一个人如此被人侮辱还真淡然处之,那才是真的可怕。

    仅存的理智让李瑁不得不收回冲动,狠狠地挥了下袖袍,咬牙切齿:“待本王回到长安,定要将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李适之缓缓起身,脸色平静语气沉着:“眼下首要的是如何将此事解决。”

    城楼下,成群的灾民叫骂声不绝于耳,他全然忘了刚开始李瑁放量赈灾的仁德,甚至认为那只是他蛊惑民心的手段。

    这年头,资讯闭塞国民整体文化太低,像这种鬼神之说的传言最为蛊惑人心。甚至有许多人得病了不去看医生,反而天天往庙里跑,祈求神灵保佑,吃香灰,喝圣水。反正怎么迷信怎么来。

    “他们他们”

    李瑁看得直咬牙,脸色青红阵阵,估计此时的他潜意识的台词就是,弄死他们!弄死他们!

    若不是林逸死死地攥着他的胳膊,怕是早就冲上去与那些难民大战三百回合了。当然——冲上去的下场就是,李瑁被难民揍成了猪头赶出颍州,又或者灾民被李瑁逼迫而反,造成更大的暴乱,甚至起义。

    不管是哪一种,对李瑁和林逸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打击。

    李适之面色从容,沉思道:“来人啊!派人悄悄混入难民之中,查一查谣言从何处开始的。”

    林逸同样朝身后的韩虞悄悄点了点头,后者立刻会意消失在了城楼上。

    从前往颍州的那一刻起,林逸就已命韩虞将手下的人手悄悄带来了颍州,无论在什么时候,第一手的消息都是最为重要的。

    他之所花那么多钱,养着这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就是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情报网,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随时随地的都能从容应对。

    两个时辰后,林逸站在城楼一角,与韩虞轻声交谈着:“主谋查到了吗?”

    韩虞面露难色,摇摇头:“其实咱们的人早就散出去了,平日里混在灾民之中打探情况。可这件事情,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现有人散播的迹象,流言好似无意中就传了起来。”

    林逸面色凝重,叹了口气:“也就说这件事情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对方早就布下的暗子。恐怕从李瑁争夺差事的那一刻起,对方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