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九章 传国玉玺  三国之孙氏强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囤积粮草之际,孙策迎来了一位贵客,朱治。

    作为父亲的元老级下属,孙策对他是十分恭敬的,迎进大堂,奉上好茶,法正,郭嘉陪坐在旁。

    朱治没有和孙策绕弯子,直接拿出包袱皮,呈递出去“大公子,哦不对,主公,这便是老主公留下的东西”

    孙策没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竹榫,竟然让朱治亲自跑一趟,而且看样子,似乎这其中另有玄机。

    打开一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赫然印入眼底。

    玉玺!孙策的第一反应是这便宜老爹隐藏得够深,连他这个儿子都不知道还有这玩意儿,虽说演义里,有讲过孙坚在宫殿里找到过玉玺,但出于对演义内容的不信任,孙策只以为这是老罗的艺术手法,不想居然是真的。

    旁边郭嘉和法正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难怪刚才朱治问了句是否可屏蔽左右。

    玉玺,相传被摔过一次,缺了一角,而后以黄金补之,显然这是真品。

    然而,真品在此,那刘协手中的又是?前段时日从陈留发来的圣旨上,可是清楚的印制有玺印。

    皇帝专用的印章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称之为玺。

    但一般来说,皇帝共有七个玉玺,分别是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和天子信玺,它们都由符节令丞掌管。

    最后一块称之为传国玉玺,也就是孙策手中的这块,虽然没有具体作用,但意义非凡。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而这八个字是由李斯所书写。

    有这传国玉玺,在名义上就等于拥有了‘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天命。

    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把传国玉玺视作国之重器,对其奉若奇珍。

    孙策自然不知道这些含义,实则,他现在只会认为刘协是不是刻了个萝卜章。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乃天意!”

    “恭喜主公,主公有此宝物,大事成矣!”

    虽然法正和郭嘉一再道贺,但孙策还是蒙的“这东西有这么重要?玉玺而已,没有玉玺,我就不能成大事了?”

    孙策的不明白在于,历史上真正的孙策,不也是拿这东西不当回事,给袁术换人马去了吗?

    此言一出,即使是浪荡游子郭嘉,也不由苦笑不得“主公有所不知,此乃传国玉玺,蕴含的意义重大,得之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就不被视为真命天子”

    “然也,然也,今刘协手中只有其它六方行玺,而无传国玺,这是气数已尽的象征,主公获此玺,乃天选之人,果然,果然,主公不一直称自己为龙子吗?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或许是看到传国玺,让两人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法正尽然把孙策之前的‘妖言’信以为真。

    朱治是已经被震撼了足够长的时间,要相对冷静很多“主公有所不知,其实老主公在生前曾表达过,日后谁有玉玺,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所以,老臣来此,还有一问”

    “哦?叔父请讲”

    如今还能让孙策心甘情愿称一声叔父的,恐怕也就孙静,朱治这批老臣,不超过七个人。

    “老主公可是亲手交给你的竹榫?”

    “嗯”

    “何时,何地”

    “就在父亲诞辰的当天下午,中刺之后,当时让我拿着竹榫找祖茂,未想是如此重要的事,否则定亲自前往”

    现今想来,还有些庆幸,这么关键的事,自己竟然随意的派了一个锦衣卫前去,好在没出意外。

    “如此,那便没有问题了。主公,对江东可有什么见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