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谈谈“竹林七贤”中阮咸的年龄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世说新语·任诞》中说: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从当时开始,“竹林七贤”便是魏晋风骨的代表。从《世说新语》中来看,竹林七贤的核心是阮籍、嵇康与山涛三人,而刘伶、阮咸、向秀与王戎四人则为吊车尾。对于七人年龄,往往以山涛为大、阮籍次之,嵇康为第三。剩下四人中,刘伶、向秀、王戎生卒年基本都能考证,只有阮咸像个迷一般,不但生卒年不可考,在七人中还最没有存在感。

    下面先将七人生卒年排列如下:

    山涛:(205-283),山涛的姑奶(父亲的姑姑)是司马懿老婆张春华的母亲,也就是说,司马懿是山涛的表姑父,山涛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是平辈,二人有中表之亲。

    在这七人之中,山涛最后官至三公,算是官做的最大的一个人。所以史书记载也比较详细,《晋书·山涛传》记载“……以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考证其生卒年,算是最无争议的。

    阮籍:(210-263),《晋书·阮籍传》中记载“……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所以其生卒年基本上也没有疑问。

    嵇康:(224-263,或223-262),到了嵇康,生卒年就产生了疑问,因为嵇康是被司马昭所杀。

    《晋书·嵇康传》中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云: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

    由于死在哪一年没有确切记载,所以他的生卒年基本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大致的时间是可以确定的。景元是曹魏末帝曹奂的第一个年号,为260-264年。

    刘伶:(约221-300),刘伶作为一代酒神,虽然其人事迹不多,但基本的生活轨迹可考。

    向秀:(约227-272)

    王戎:(234-305)

    刘伶与向秀,基本上生卒年都不会太准确,他们的生卒年之所以能够大致确定,可以说是多参照山涛、阮籍、嵇康等人,再结合其本人的事迹推测而来。但是王戎作为琅琊王氏中的佼佼者、西晋后期的重要人物,其生卒年是可信的。《晋书·王戎传》记载: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谥曰元。

    但是对于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史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生卒年。主流观点认为其人乃是“竹林七贤”中年龄第二小的,只比王戎大一些。但无论怎样,给出的介绍都是五个字:

    生卒年不详!

    但是吧,本扑认为其人其事可以可以考据出来的。本扑的观点是,阮咸的年龄比王戎要小,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人。

    何以见得呢?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晋书》中叔侄同传,“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后世之所以认为阮咸生卒年不详,乃是因为其本传中没有关于年龄的具体记载,甚至连蛛丝马迹都没有。

    其实吧,是有的。

    下面本扑说一说具体的考据过程,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赐教:

    1、七人中嵇康死的最早,取嵇康死时为公元262年,以其年阮咸下限束发之年,也即是15岁算。阮咸生年不会晚于公元248年,下限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