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双喜临门  关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叔,你暂且将东西运往库房,我回头再找你。”

    马车在张府门前停住,还未等车安稳,张韬便从车上跳了下来,在张蛋儿的带领下,朝着西厢房奔去。

    “二哥现在应该很忐忑吧。”奔跑途中,张韬暗暗想道。

    为了孩子的出生,张韪已经月余不曾交游。正常情况下,在他这个年纪,孩子应该有好几岁了。他平日里不停地被母亲催着生养,今日可算是有个交代。

    刚刚来到西院,却被下人挡在了外面。原来是母亲刘氏吩咐下来,为了防止惊动胎儿,闲杂人等一干不得入内。

    当然,这所谓的“闲杂人等”不但包括府中的下人,还包括二哥张韪以及侄子张舆等人。母亲刘氏则在婢女的搀扶下,留在了院内。

    这个时代,卫生条件很差,医疗技术也不如后世那般发达,所以妇人生产极其危险。往往不是孩子保不住,就是大人保不住,甚至多数时候母子俱没。

    当初从母亲那里隐约得知,自己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便是出生时没有救活。所以为了纪念这个没能成长的孩子,大哥字“彦仲”,意思为“长得帅气且有才华的老二”,而二哥字“昌叔”,则是“说话得体且能光大门楣的老三”,至于不存在的“某伯”,便是夭折的孩子在张家存在的唯一印记。

    在夭折率居高不下的年代,妇人生产可以说在“鬼门关”外走了一遭。所以往往会被认为是不洁,男人多数时候必须采取回避的态度。

    在此之前,孕妇不能在家中生育。

    后汉王充在《论衡》中便记载,孕妇产期临近,家人便会在坟墓或者道路旁边,搭建一座草棚子作为临时产房。在分娩前,将孕妇移入其中,生下孩子满月后,才可以将孩子抱回家住。

    回想前世小时候,他曾经天真地问爷爷自己是从哪来的。不仅爷爷奶奶,即便是妈妈也会调侃似的告诉他,“你是从路边捡来的”。

    穿越以后得知这个忌讳,他才恍然大悟,孩子生在路边的临时产房内,可不就是“在路边捡的”吗?

    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风俗,往往成百上千年,依旧能够顽强地保留下去。

    只是经过三国乱世,人口急剧减少,无数家族断了传承,为了能够安稳的继承香火,孕妇才开始逐渐在家中生产。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与家族的香火比起来,“不洁”与“血光之灾”又算的了什么?

    张韪在庭院之外焦躁地来回走动,时不时往院内瞧去。虽然隔着院落看不到什么,却惟其如此,才能让他稍稍心安。

    鲜于氏平时性格急躁,与二哥平静如水的性格正好相反。大嫂身上的“温良恭俭让”等诸多品德,在她身上几乎难觅踪影。小两口也是偶尔闹着矛盾,但从今日的表现来看,只怕二嫂在二哥心中的地位也很重。

    众人屏气敛声,全神贯注地看向西院,而西院中则传来鲜于氏痛苦的叫喊声。约莫过了两刻钟左右,房间中方才突然传来“哇”地一声哭喊,紧接着变成一串嘹亮的儿哭声。

    幼儿哭声虽惨,院落中的众人却如释重负,相继露出一阵安慰的笑容。一名稳婆打开房门,快速地跑到刘氏面前,满脸喜色道:“恭喜主母!恭喜二公子!是个千金!”

    刘氏之前一直屏气敛声,此时闻言,不由瘫痪在婢女怀中。

    “主母!主母!”

    刘氏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无大碍,她对着心腹婢女道:“吩咐下去,让府中上下人等稍后到管家那里领赏。”

    张韬听到稳婆的报喜,对着张韪拱手道:“二哥,恭喜了!小弟稍后有礼品送到,以后可要对二嫂好一些,莫要再给人家脸色看。”

    “你这小子,人小鬼大!”张韪擦了擦额头汗水,对着幼弟笑骂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