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牧场  明月出祁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阔的牧场,看上去蓝天白云似乎也跟着显得空旷起来。

    农耕民族每当势力抵达草原边际的时候,都会犯下一个很致命的错误,当他们看到绿油油的草场时,就想全部把它们开垦成农田。

    岂不知草原上降水很少,都是季节性的,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种粮食。在草原上开垦出来的荒地用不了十来年就会严重退化,产出的粮食甚至还没有种下的种子多,每当到了这种时候,汉民族只好放弃了北进,又退回到了中原。

    北方这条宽阔的干旱地带一次又一次阻止了中原民族的扩张步伐,所以就陷入到了无限的人口膨胀,土地不足,饥饿所引起的战乱,人口的自我屠杀和锐减,新的帝国建立这样的循环怪圈当中。唐朝是唯一的例外,因为这是一个汉化了的鲜卑政权,身上残留的胡人血统让他们知道到了草原上该干些什么。

    草原上人力资源不足,再加上缺少引水灌溉设施,畜牧业才是最适合的生产方式,当然能够种些粮食作为补充的话,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那就更为完美了。

    即使是到了夏天,五千多匹军马每天所消耗的草料也不算少,幸好关川河两岸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户,否则李岘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放马地点。

    李岘带人赶着一大群从巩州马场替换出来的牝马,去了岷州从包斯罗手里得到的牧场。

    四月初的岷州到处都是一片葱绿,景色与兰州和会州的苍凉山地景色绝然不同。起伏不大的草甸上是成群的牛羊,还有几群乘马和驮马。水草繁茂,河溪密集,不时还会看到大片的沼泽地带。那些从巩州而来的军马不时在贪婪地啃食几口肥美的牧草,还有一些则走到水光粼粼的小溪边上饮水,直到赶马的军卒大声吆喝上一阵,这才会在头马的带领下,继续走向草原的深处。

    草原上长满了野山菊、蒲公英和金花草,如果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色彩。

    相对于北地,李岘则更喜欢这里湿润的气候,更喜欢这里的满眼绿色,由于降水丰富,山林茂密,完全看不到北地那种常见的荒山。

    狼渡滩草原很大,当然无法与北地那无边无沿的蒙古草原相比,但是在陇右,这里是最适宜放牧的地方了,这里的草场要比洮州和河州的牧草要好得多。

    现在这一片牧场,已经有一半属于李家了。

    岷州和阶州降水丰富,很适合农牧,唯一的缺点是交通不便。

    白江水很深,但落差极大,水流湍急,险滩遍布,根本不适合通航。

    只有那放排人才敢冒险把木料运往蜀中。

    陇右连接蜀中的通道是嘉陵江,从蜀中来的粮船能够一直抵达凤州,这一路上纤夫的辛苦,是那些官员和富人们体会不到的。

    狼渡滩的李家牧场是开放式的,并不设围墙,庄户们也种些地,但粮食也仅够维持自己食用和卖给包家的羌人部落也就够了,这里主要是种植牧草和放牧。

    虽然此地交通不便,走不了大车,但长着四条腿的牲畜群能够赶着去北边,其中甚至也包括猪群。这年头养猪也跟放羊一般,在这片牧场一样是散养着的。

    狼渡牧场出产的蕨麻猪,个头不大,却肉质鲜美,是那些富贵人家的最爱。

    现在这片牧场最大的问题是现在正是春季产奶季节,奶源充足,但却缺少足够的人力,大部分牛奶和羊奶都被浪费掉了。军中的军卒需要补充奶制品,这是体力的保证,李岘现在都无法保证自己这三千多人每天都能喝上一碗鲜奶。

    关河的李家庄园饲养的牲畜太小,而这片牧场的东西却运不出去。

    保鲜和运输是最大的问题。

    而制成奶酪却需要投入很多人力。

    所以这次李岘就趁着巩州马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