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问责  明月出祁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糖这种在后世被拼命减肥的女人们视作大敌的食品对于草原人而言天生就具有可怕的吸引力,自从李家庄园开始通过洮河和青唐两条商路向草原上贩卖食糖以来,会川城外的李家庄园里就多了许多象董伽罗、包斯罗等许多名字里带罗或是带日、杰的蕃部首领,每斤食糖在草原上能卖到将近一两银子,属于绝对的奢侈品,即使像董伽罗、包斯罗这样的大部落首领都无法做到天天享用。

    现在李岘把价格压到了一百五十文一斤,基本相当于六十斤粮食,眼见有利可图,跟着李岘一起经商的那些部落首领们现在把会川城的李氏庄园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是等待着抢先先拿到制糖工坊里刚刚生产出来的货物,另一方面在李家庄园的生活简直就是另一种享受。

    反正大家在冬天里都没什么事干,于是在这个冬天,会川城的李家庄园变成了土蕃和病了人的集市,热闹非凡。

    回纥人和鞑靼人在秋后不久突然北出祁连,把肃、瓜、沙三州的西夏人地盘给劫掠了一遍,抢走了数万人口和无数的牲畜、粮食,等李察哥接到消息,率领右厢军主力赶到西平军司实施求援之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回纥人和鞑靼人早就带着抢来的人口、粮食和财货退回了山南。

    随着大雪封山,西夏人就是想报仇也要等到来年了。

    是谁向回纥人和鞑靼人提供了武器,这都是明摆的事,于是西夏人转而派使臣向大宋朝廷发出强烈的抗议。

    李岘现在的直接上司熙河经略何灌奉旨调查此事。

    这种事就轮到扯皮了,李岘当然是死不承认这事会与他有任何牵连,把责任都推到了那些蕃部首领们的头上,反正朝廷那帮家伙们怕惹出事来,只要不是公开作乱,就不敢处置像董伽罗这样的蕃部头领。

    “哼,你自己做下的事,就全当老夫不知道?你在西海郡训练出来的那些胡骑到底去哪里啦?你们心里清楚,老天也清楚,不用给老夫说这些没用的。”何灌冷着脸,一直盯着李岘,“不过你要想清楚,这草原上的部落都是从小部落发展起来的,只要兵精马壮,那些蕃人有你在背后暗中支持,不出十数年,这青海湖边上就会又出现一个大的部落。”

    “这也没什么不好,我还准备迁过去不少汉民,让草原人变成汉人,是不是危险性更低?您在西军也这么些年了,那些寻常说汉话的熟羌现在与汉民还有多大区别。”李岘不想在这个问题是纠缠,只是轻轻解释了几句。

    “你能掌握么?别过了十几年,当老夫等人死了,这些人会变成大宋的祸害。”何灌的话没什么错,李唐实际上就是衰败于边军中异族众多的安禄山之乱,这是公认的事实。草原上整天打来打去,每年几乎都有部落会被那些更为强大的部落所吞并,一个小部落,只要有足够的牧场和牛羊,再加上背后还有靠山,就会越滚越大,不出十年就能聚集起上万的控弦之士。在草原上如果有上万骑兵的部落,那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一统草原。

    纷乱的草原并不可怕,但统一起来的草原民族却是非常的强悍。

    “第一我先声明,那些‘逃骑’都是蕃兵,虽然我是帮他们进行了些训练,但与我并没有多大干系。另外我只是想进行个试验,想把草原人从单纯的放牧生产,转变为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然后开办学校,教会这些逐渐定居的草原人学会说汉话,这不正是朝廷目前在陇右所做的么?”李岘看着何灌说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现在做的还不算差,您看不到这几年河州、青唐地方的蕃部好久都没有发生祸乱了?我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来自草原上的祸患,就象是现在,还有几个人还记得或是丰乎李唐家里的祖辈都是胡人,反正我们陇西郡的李家族谱里可与大唐没多少关系。”

    这正是李岘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