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李南池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乱七八糟的抗战片,李南池也就一眼扫了过去。    真正让李南池在意的是,是有声音在批判这些不靠谱抗战剧的时候,把他给一棒也扫进去了。    在针对这些神剧的一些代表性声音下面,李南池就看到这么一篇这样说道:    【今夏影视市场上出现这么多打着抗战旗号的片子,看上去百花齐放,过去低迷的军事抗战片似乎重新繁华了回来。    但可以很不客气的讲,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今夏这些抗战剧的出现,是在透支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军事抗战类型题材生命力!    ......    我们的抗战剧,拍成如今这个风气,李南池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尤其是他在《举起手来》的编剧里,将抗日这一题材泛娱乐化,这让如今的抗战剧拍摄有样学样。    ......    身为知名导演,身兼的责任不应该是做好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作品,而应该拥有对某个领域风清肃正的责任,立好一个行业的风向标杆,而不是什么赚钱就去拍什么!他应该意识到,他的作品会引起其他导演的跟风。    但很遗憾的是,作为军事抗战领域的知名导演,年少已成该领域权威的李南池并没有意识到他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他的才华给抗战领域带来困惑,至少在抗战领域泛喜剧化的倾向,让军事抗战在今夏彻底变了味!】    看了一下提出这个论调的影评人的名字,李南池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之后发现并不认识,也不是与红星厂有过往来的人。    李南池不由的嗤笑了一声。    这种论调乍一看挺有道理,自己是抗战片领域的权威,拍摄的作品是别人模仿研究的对象,自然自己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将喜剧元素融入抗战镜头设计”的做法也引导了别人的模仿创作,从而导致了现在神剧浩浩荡荡而出的现状。    但其实这是在偷换概念。    其他导演用“抗战+喜剧”模式拍出神剧,是人家的自主行为,归根究底,拍摄这些神剧的人并不是李南池。    这一番说辞把神剧叠出的责任牵加到自己身上,李南池“嗤”了一声,不管什么时候,永远都不缺这种通过发表别具一格见解而吸引人群关注的人。    这样的说法之下,就有人半调侃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李南池,他可以把喜剧手法自然的融入抗战镜头设计中,还能拍出历史的深沉感。换一个人来,也想要融合同样的手法,结果拍成故意对应历史的膈应感......”    李南池目光重新回到这份报告上的抗战神剧名以及导演、演员信息上,过目一遍后放下报告说;“这些天没注意,没想到现在都有这么多抗战旗号的剧出来了。”    发型梳理得一丝不苟、站在李南池旁边的战研室负责人唐经说,“老板,这样的声音还是不可忽视的,眼下这一批抗战剧还是陆续上映。要是舆论对这些抗战剧反感起来,或许有可能波及到老板你的。”    李南池首覆盖在报告封面上,“嘴长在别人身上,题材的跟风模仿我们没法、也没道理去阻止,先看着吧,看看舆论会如何呈现。”    “好的,我们战研室会持续关注。”    .........    在红星厂看了一圈之后,李南池驱车从红星厂回到天空制噪。    晚上,整支乐队进行不开嗓的旋律排练,培养整体对于歌单12首歌的连贯度。    排练完,十点前按点各自上床休息,以保持演唱会前的充足精神和体力。    天空制噪乐队基地的灯光熄灭之际,同一城市下的中关村,一家综合玻璃办公大楼内,依旧灯火通明,互联网企业上班自然是不舍昼夜的,晚上十点下班是不可能。    大楼的12—13两层楼,正是“大浪票务”的总部所在地。12层是售票处理的地儿、13层是公司各项人事管理的地儿。    十一点半,“大浪票务”的执行副总来到12层。    12层楼最显眼的就是处于正北方向的一大排组合大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