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帮我寄点东西  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道战》是黑白的,《刘三姐》却是彩色的。

    同样是六十年代的电影,但《刘三姐》和《地道战》有明显不同。

    同样是反应人民群众的反抗,但《地道战》要残酷的多,不光是环境色彩等等因素的对比,还有就是敌我的不同,地道战反应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刘三姐》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地主阶级的反抗,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当然,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摄影地的区别。

    不管是怎样残酷的事情,只要一有了水这个元素,仿佛连天地都变的柔.软了起来。

    石林县地处山区,全县百分之七十都是山区,也就县区及周边所在是全部平原,像塘口镇,也就是赵家村余家村上级镇,但是已经很靠山啦,赵家村余家村一多半的地都是梯田。

    别看赵家村还有一天常年不干的小河,这点小河那是从山上出来的,正经山泉水,等到干旱的时候,还会断流,别说浇地了,吃水都困难。

    解放前一碰到大旱天气,附近的村子没少为水的事情打架。

    也就是后来修了水库情况才有所好转。

    但整体来说,石林县其实全县都是靠天吃饭的,平均气候属于偏干旱的那种。

    像《刘三姐》这样到处是水,还这么宽的江面的,别说见了,大部分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因此,漓江的水一出现,几乎全场轰动。

    特别是看到刘三姐撑的那个树枝编的筏子,大家都有点不可思议,就这么几根树枝就能在水上飘了?骗鬼呢。

    肯定是假的。

    但真假暂且顾不上,大家所有的心神都被漓江的山水给吸引了。

    石林县多山,但这边的山是连绵不断的大型山脉,光从山形上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色,上面垂直下面是山坡,偶尔一个豁口,或者山与山之间的山涧,跟漓江山水的秀气比起来,总有一种北方自带的粗犷。

    还有刘三姐那优美的歌声,不论什么都能用歌表达出来,这简直震惊所有人。

    石林县这边可不流行唱歌,大家最多也就是跟着唱一下革命歌曲,还有就是一些戏曲,像这样人人都会唱歌,人人都会编歌,天哪,真的太了不起了。

    《刘三姐》的剧情和所有这时候的电影一样,剧情非常紧凑,尤其是对山歌的部分,余娇娇都听到有人在下面跟着哼唱了。

    余娇娇总觉得,说不定从明天开始,就要有很多人开始对山歌了。

    电影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激动的不行。

    李胜利家小姑娘早就睡着了,两口子电影一结束就回去,其他有家属的要看孩子,单身的已经去找自己心仪的女孩子了。

    看电影,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追女孩子必不可少的项目。

    赵志兵也带着弟弟妹妹找到了爸爸妈妈,四个娃每人搬一个小板凳。

    赵志兵很亢奋:“哎,爸爸,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当兵,去打日本鬼子。”

    这孩子心情比较急躁,不喜欢软绵绵的东西,《刘三姐》里不一样的山水故事歌曲固然也好听,可对赵志兵来说,显然还是《地道战》更吸引他。

    赵志红就更喜欢《刘三姐》:“刘三姐唱歌好好听啊,我,我想像她一样。”

    两个小的虽然比较懂事了,但其实对这些没有多大的感觉,原国华就觉得《刘三姐》里的船挺好玩的,他也想要。

    原国民的想法跟哥哥姐姐都不一样:“我,我想画画。”

    把那山,那水,那人,那美景,都画下来。

    四个孩子兴趣完全不一样,赵鹏程对赵志兵的理想非常赞同:“不过你以后得好好锻炼,不然长得矮人家不要你的。”

    余娇娇推着赵鹏程带着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