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章 难猜的女孩心思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受过良好现代教育的李延庆,毫无疑问是一个理性的人。    在对待事物和问题时,李延庆都会下意识地去观察和认知,并对其加以分析和归纳,并总结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    即便是穿越之后,李延庆也一直遵循这一认知逻辑。    而且李延庆日常交往的人,大多为成年人,他们一般拥有充足的社会经验。    少数未成年者,譬如堂弟李延德、部下张谦和等,他们虽然缺乏社会经验,但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相当的理性。    所以,在与这些理性的人来往时,李延庆无需过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即可取得很好的成效。    得直白点,大家都是讲道理的,而道理通常又是约定俗成,所以只要李延庆也讲道理,那互相来往时自然都很舒适。    从李延庆打探的情报来看,安清念不光饱读诗书,而且还相当聪慧早熟。    所以安清念虽然年龄不大,但李延庆也将她当做一位理性的人,自然而然地就用与理性人来往的方式,去与安清念交往。    但安清念不一样,她年龄不,还是一位陷入恋爱的少女。    就在方才下马车见到李延庆的那一霎那,安清念就喜欢上了李延庆。    这种喜欢虽然有那么点无从起的淡,充满着少女的遐思,但毫无疑问就是真心的喜欢。    安清念之前还从未喜欢过男子,从受到的优秀教育就教导她,她未来的夫婿必然是与安家门当户对的衙内,必然出自开封的豪门。    所以在襄阳长大的安清念看不上任何周边的年轻男子,而且在襄阳也没有年轻的男子敢接近她。    在随母亲来开封的路途中,安清念知道自己的婚事即将被定下,她心中生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    安清念很清楚,自己作为安家的女儿,自己的婚姻必然要接受家族的安排。    但仗着自己深受母亲和哥哥的宠爱,安清念又拥有一点点自主选择的权力。    在母亲和哥哥替她挑选出的六名候选人中,安清念最为中意的便是李延庆。    虽然安清念之前从未与李延庆见过面(她自认为),但根据哥哥和母亲的描述,李延庆长得是一表人才,不光没有武夫的粗鄙,而且还文武双全,完全符合安清念想象中丈夫的形象。    安清念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李延庆,只不过她想要在婚事定下之前,亲眼见一见李延庆,看看他是否真的如哥哥与母亲所描述的那般优秀。    所以才会有今日李、安两家结伴同游大相国寺。    所以安清念才会一下马车,就喜欢上了李延庆,即便李延庆曾经装作仆役溜进陈王府,即便李延庆曾经因此骗过她。    这又如何呢?李家早已同意婚事,只要安清念点头,这门婚事就会成为定局,李延庆就会成为她的丈夫。    就这么点事,犯得着与丈夫为难吗?    陷入爱恋的十三岁少女,即便通晓事理,却不能完全做到理性,感性反而会占上风。    安清念本就不愿责怪李延庆,而且她也不认为这事情有多了不得。    之前反问李延庆是否别有目的,完全是因为安清念足够敏锐,下意识地反问。    此刻听李延庆认认真真地解释了一大通,安清念忍不住掩嘴轻笑出声:这家伙也太认真了,自己明明没当回事,他却如此郑重其事......    李延庆略感意外,自己这一番解释是早已打好腹稿的,绝无可能出现逻辑上的问题,为何安清念会笑出声呢?    “可是娘子还有什么疑惑?需要在下再细细复述一遍么?”李延庆略感焦急,深怕自己得罪了这位娇俏的女孩,从而导致联姻告吹。    李延庆可不愿意联姻失败,安家是极为重要的助力,未来也许能发挥巨大作用。    “不必了。”安清念停下脚步:“我不会因此而责怪你。”    着安清念摘下黑纱帷帽,俏脸微红:“替我拿着这个。”    伸手接过帷帽,李延庆还未看清楚安清念的面容,她却扭头轻快地向前跑,耳边梳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