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五丈河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哥此计甚妙。”李延德对三哥李延庆的计策佩服得五体投地。

    受限于眼界,李延德从没想到过,竟然可以调动民意来迫使朝廷妥协。

    或者说,李延德压根就不敢有这种想法,在他的意识里,煽动民意是妥妥的寻死之法。

    李延庆右手食指轻敲桌面,环视四名得力部将:“计策,是有了,还需诸位鼎力相助才能得以实现......”

    商议完毕,已近午时。

    李延庆在总部陪乌衣卫们用过午餐,在张正的陪同下巡视一番,便回返开封城李府。

    ......

    李府大帐房贺彦手持几张草纸,急匆匆步入书房:“郎君,外城地皮的市价已汇总完毕。”

    “拿来瞧瞧。”李延庆放下手中的文书。

    随着开封罗城的修筑完毕,李延庆手里的“城外”地皮转化为“外城”地皮,价值陡然暴增,普遍翻了有五倍往上。

    李延庆接过草纸,仔细看过纸上几个略显夸张的数字,满意地点了点头。

    放下草纸,李延庆望向贺彦,微笑着问道:“罗城修筑完毕后,可有人上门来求购土地?”

    李延庆手头的外城土地,在开封府衙,以及浚仪县衙皆记录在案,有点权势的人很容易就能查到。

    贺彦歪着头想了想,回道:“有是有,但很少,就两个。”

    “嚯,这样么...”李延庆轻抚下颌绒须,略作思忖,又问道:“城北五丈河岸的码头,修筑得如何了?”

    李延庆囤积大量地皮,本来是打算升值一波就悉数出掉,赚一波快钱,用于乌衣台的再扩张。

    不过这样就会损失掉出租带来的长远利益。

    说到底,李家既然要以皇位为目标,一波快钱显然要比细水长流来得更好。

    但李家地位太高,开封城估计没几个人敢打这些地皮的主意。

    “按照郎君的吩咐,已经基本完工,只是...”贺彦犹犹豫豫,欲言又止。

    李延庆见他似有疑虑,说道:“有什么疑问,直说便是。”

    贺彦迟疑了一阵,方才问道:“在下有一事不明,这五丈河淤塞多年,早已无法通航,郎君为何会选择在此地修筑码头?”

    言下之意,就是贺彦看不懂李延庆修筑码头的行为。

    作为深得李重进信赖的李府首席账房,李府大部分账目都会过贺彦之手。

    五丈河南岸那块地皮,出资购买的是李延庆,修码头以及配套设施的钱却是李重进出的。

    贺彦生怕这笔巨款打了水漂,自己将来没法向李重进交代。

    “这你大可放心,要不了多久,朝廷就会疏浚五丈河。”李延庆顿了顿,沉声道:“不过你要切记,此事绝不可透露给他人。”

    贺彦闻言,顿时就明白了,忙不迭地点头:“在下明白,绝不会透露出去的。”

    离开书房,贺彦暗自感慨:原来郎君早已从朝中打探到内情,不愧是郎君,提前布局码头,若是朝廷果真疏浚五丈河,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

    皇宫偏殿,三司使张美神情肃穆:“陛下,臣以为,疏浚五丈河之法可行,竣工之后,山东赋税便可逆流而上,直抵开封。”

    随着各州夏税征收工作接近尾声,如何将这批钱粮运至开封,如何提高运输效率,成为了一个摆在郭荣案头的难题。

    周朝此时的赋税大抵来自四个地区:以两京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以大名府为中心的河北南部,以及淮北与山东。

    这四个地区土地平坦肥沃,集中了周朝绝大部分人口,贡献了周朝九成以上的赋税。

    像什么关中、河北北部、西北之类的地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