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6章 迎面而行的双方(六)  革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着别动。咱们自己人打枪,怕什么!”

    听着队长们向着新兵们的呼喊,霍崇想回头看,又忍住没回头。既然队长们依旧在承担责任,就没必要给他们施加毫无意义的压力。

    不过在整个战场上,霍崇的注意力完全放倒炮兵与后队新兵上。对于在最前线的部队,霍崇反倒没太关心。因为霍崇相信这些打了四五仗的部队,就清军这点水准,不可能正面击破由空心方阵构建成的前军。

    果然,战局的发展与霍崇的想象一样,清军的火绳枪队列上前。不等这帮人点火,大汉火枪兵们的火帽枪就开始发威。

    清军火绳枪也称为鸟枪,意思是可以击中飞鸟。这种火枪枪管细长,但是长度不一。霍崇缴获的几千只鸟枪从一米多到两米的都有。

    霍崇的火枪就源自这些鸟枪。将一只鸟枪的枪管切割成85厘米左右的两根铁管。外面用烧红的熟铁条缠绕包裹,再用水力镗床和淬火的高碳钢刀具将枪管内壁进行修整。

    由于枪管变短,这种修整难度可比满清修整一米多近两米长的枪管要轻松太多。便是如此,霍崇准备了好几年,缴获又格外多,这才勉强弄出了五千多支火枪枪管。

    至于其他的就简单多了。在中国并不缺乏适合制作木枪托的木料,很多东西都是小件。由于枪管是双层的,相当结实,套筒刺刀的套筒部分可以制作的更大更厚,也就是说,更坚固。

    对于大汉军队的装备,霍崇问心无愧。剩下的就要看军队自己的表现啦。

    与霍崇想的相同,满清的鸟枪吓唬普通百姓还挺管用,与真正的军队对射,立刻就显露出问题来。距离一远,准头基本没有。

    霍崇这短管步枪,因为枪管短,理论上射程不足。不过霍崇为了防止技术外流,并没有制造锥形子弹。但是偷偷命令核心技术人员在枪膛内拉了两根膛线。却依旧使用了圆形弹头。

    仅仅这一点机密改动,加上还算可以的枪管内部加工,短枪管的准头大增。而射速更是清军的十倍以上。

    缴获自清军的火药加工成的颗粒火药在火帽引燃下剧烈燃烧,火药气推动了同样从清军那里缴获的铅制成的弹头。清军一排排的被打死打伤。

    反观清军,前排倒地,后排根本没有补上。那些清军站在更安全的距离上射击,因为距离远,准头更惨。那边响了起码几百枪,霍崇这边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

    霍崇看着队长们一个个被战场上轰鸣以及一边倒的战斗刺激的无比兴奋,扯着喉咙对着部下发号施令。因为休息不够,霍崇则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这个动作也不知道被谁看到了,还好死不死的写了日记。反正后世影视作品中,只要出现这个经典的打哈欠的动作,那不用说,一定是大汉军队正在处于绝对优势。

    现实中也是如此,双方的战斗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霍崇的军队接连打了好几场千人以上规模的胜仗,在习惯战场的程度上并不比对面的清军更弱。

    正因为双方都不是近现代那种千锤百炼的军队,这一点点的经验差距更呈现出数倍的加成效果。

    大汉军队眼见敌人被打的东倒西歪,战斗意志更加高涨。清军则是越打越蔫,越打越向后退。而且清军的火绳枪所用的火药烟雾很大,此时清军阵地上已经被一层颇为浓厚的白烟遮蔽,只能看到些阴影绰绰的身影。

    就在霍崇觉得清军或许会退却之时,就听到一阵隆隆的马蹄声。河南总兵果断的派出骑兵起来破局。

    “炮兵!”霍崇下令了。

    之前炮兵搞了一番射击,却都‘打偏了’。因为霍崇本就不想用炮兵解决清军,万一把清军一开始就打跑,反倒是最美效率的选择。

    此时清军骑兵冲击的路线正好在炮兵方才的施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