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2章 血战大名府(四)  革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棉甲是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战衣,用以护身。中国战场上火器出现后,传统的重型铠甲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元代开始,出现了以外为布料,内里在要害装有铁片的布面甲,即棉甲的前身。

    明代棉甲为对抗火器,开始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清军的棉甲最初是从明军手中缴获,后来又自己加以改进产生的。

    选棉花7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以不膨胀为度。晒干。

    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在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就是现在清军甲胄。棉甲对火器的防御效果非常好,铁甲则对传统的弓驽具有防御能力。

    霍崇从来没有对部下们的勇气有特别的期待。理由很简单,这帮人觉悟的不够。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旧社会中的某些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对于旧制度的仇恨并不强烈。

    就如无产阶级在觉悟之前,或许觉得提出XX6的某个人是坏人,甚至是敌人。是需要打倒的无耻资本家。

    然而当无产阶级自身成为资本家的时候,大多数无产阶级可就高兴了,满足了。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人身的提升。

    至少在霍崇看来,真正的觉悟并非是从小资产阶级变成资本家。如果佃户们认为自己个人从佃户变了地主,和以往的地主一样开始利用土地出租来剥削民众。

    那么,即便这种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美梦变成现实,这帮人也谈不上得了解放。

    基于这样冷酷的现实考虑,霍崇只能寻求更冷酷现实的解决手段。就是尽量减少自己人的受伤几率。而这样的途径只有靠缴获。

    亏得岳钟琪投入十万人马进行会战,清军崩溃之后,满地都是各种甲。霍崇这边早就准备了许多铁片,把棉甲拾掇一下,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甲胄。

    无疑,这些甲胄是合格的。不仅是第四十营与第十营的官兵们在箭雨之下毫发无伤,所有各营都是如此。

    霍崇在一个高地上看着战局,失去了火炮之后的清军只能依靠弓箭与火枪作战。看着他们忙忙碌碌,上蹿下跳,真的是令人……同情呢!

    正在想,就见到了一支军队远远就看上去很是晃眼。那是一种朦胧的金光,用望远镜仔细看,却是铜钉反射出的光泽。

    “竟然是八旗军。呵呵。”霍崇笑了。

    岳钟琪在十万人的会战中,让八旗作为督战队。并没有让八旗参与冲锋陷阵。所以即便会战失败,八旗已经早早跑了。毛都没让霍崇摸到。

    此时看到八旗竟然也投入了战斗,霍崇当然开心了。据说八旗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然而八旗军又是腐化堕落的典型。从鸦片战争开始,八旗就没在像样的军队面前打赢过任何一仗。对付外国人,八旗根本不行。甚至对付天平天国,八旗都照样不行。

    现在霍崇遇到的八旗想来还行吧?

    哦,霍崇突然想起。老十四当了大将军王,不就是八旗在西北作战失败,让老十四去救火。而西北那边的年羹尧主要用的也是川陕绿营兵……

    正在想,就见大汉军队阵地上开始出现了炮击。此时交战双方都已经在百米左右的距离交战。既然大汉军队靠装备碾压了敌人,接下来就是自由殴打时间。装填了葡萄弹的三斤炮无疑到了教做人的时候。

    果然,清军在散弹轰击下并没有坚持特别久,霍崇看的都忍不住打哈欠了。

    也不知道是这次,又或是上次济南之战的时候。反正霍崇这个打哈欠的动作证明了战斗到底有多么无聊。至少在后世的影视作品里,霍崇打起哈欠,就意味着战斗对于大汉军人来说已经赢定了。

    营长们可没机会打哈欠。当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