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赵天意自己都不知道该用价值连城还是无价之宝来形容这块牌匾。如果仔细看,那匾上‘赵府’两个字的落款是兄、羲之,而在整个牌匾不起眼的右下角里,刻着三个小字,公输盘,也就是后世人称的鲁班。
你想想,书圣王羲之亲笔题字,木匠鼻祖鲁班亲手制作,这样的东西值不值得爱惜?值不值得珍藏?可刚挂出去第一天,居然有人往上边射了一箭,赵天意的心里,一时间把那人家里的女性反反复复的慰问了无数次。
天朝人死的时候讲究的是入土为安,而活着的时候讲究的是落地生根。怎么样才算是落地生根呢?最起码得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吧。
在这个世界上,天朝人恐怕是对房子最情有独钟的,一个人都快要死的时候往往操心的不是自己的棺材而是自己的房子盖好了没。在这种情况下,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当牛做马,就是为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赵天意虽然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但这个大宅子是以后自己和兄弟们住的地方,虽然没有整天耗在这个地方监工,但一些家具呀沙发呀,以及马桶洁具,包括日常用品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就如大门口这块牌匾,本来都说好了让太平村里一个老秀才提写,但赵天意想了半天,还是觉得应该自己想办法。
在天朝历史上,字写得好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要把一幅字摆在那,让大家都心服口服,无可挑剔的却不多。在这些不多的人里边,王羲之绝对算是第一个。
没有见到王羲之本人的时候,赵天意先听到了从屋里传来的忽高忽低,阴阳顿挫的呼噜声。想着自己是来求字的,赵天意没有贸然进去。求人办事的最高境界是三顾茅庐,赵天意虽做不到三顾,也知道一顾的时候要态度端正。
人家刘备在诸葛亮睡觉的时候都能安安静静的在门口等着,他为什么不能呢?他端端正正的站在门口,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虔诚地站了大约有两分钟后,便从口袋掏出了一根烟点上,等烟点着,又一屁股坐到了门口的椅子上。
这里又没摄像头,又看不到一个佣人,待会鼾声停止的时候自己站起来做个样子就足够了。
温暖的阳光洒在赵天意的身上,暖暖的像母亲的怀抱。一阵风悄悄吹来,轻柔的像恋人的初吻,还没有感觉到,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一根烟没有抽完,赵天意就懒懒的躺在椅子上睡着了。
等一觉醒来,赵天意看了看表,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可屋内的鼾声犹是一浪高过一浪。
他悄悄的伸了伸懒腰,猛然间一个喷嚏打了出去,还没来得及捂嘴,屋里边传来一声怒斥,“那个混蛋在门口打搅老子睡觉?”
赵天意做了个长揖,“在下赵天意,特来请见先生。”
许是赵天意说话比较客气,屋里的人哼了一声,不满地说了句,“那就进来吧。”
屋里很是宽敞,赵天意先看到的是一张硕大的床以及床上一个肉堆,赵天意从未见过如此胖的人,如果不是披着衣服,他会以为那儿蹲着一头猪。
他向整间屋子看去,床的两边都应该是书架,书不多,杂七杂的东西到不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货架。屋子正中摆着一张宽大的桌子,上面纸墨笔砚什么都有,但最多的便是啃剩下来的肉骨头。
赵天意心中一喜,他这次来就带了不少村里郑屠户家里的卤肉,待会儿喝着酒吃着肉,写几个字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赵天意又做了个长揖,“久闻先生大名,特来请先生赐墨宝一幅。”
赵天意做完揖便低着头,看上去既虔诚又恭敬。可过了半天,王羲之却连理都没有理他。
赵天意悄悄抬起头,只见王羲之一双胖手灵活地在身上的衣服翻着,时不时捏起一个东西扔到嘴里,发出轻轻的一声脆响,而两只胖脚也交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