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 ??什么是布票?(求订阅,求月票)  大宋有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票?”    “何为布票?”    “官家,您说的是哪个布?拿个票?怎么写?”    一群催收大臣们都纷纷提问了,谁也不知道布票是什么啊?    怎么连布票都不知道,真是没见识!赵楷心说:我这2000后都从爷爷奶奶的遗产中见过布票、粮票什么的,你们怎么都不知道?哦,对了,你们生得早了!没赶上那时代,而且你们这些人都是特大号官僚地主阶级,就是生对了时代,估计也见不着布票......    “布票,”赵楷琢磨了一下,“就是可以在将来兑换绢帛的钱引......用蜀地上缴的蜀锦为担保,可以在布票上印上兑现的年月。先发行个五六千万匹,用来抵充征田之费吧。”    他这个是在发布票吗?他好像是想发现有担保的钞票啊!    “官家,”东府右相蔡懋听了赵楷的解释,眼前顿时就是一亮,“您说的这布票不就和盐引、茶引差不多吗?也是可以当成钱来用的......不过一次发五六千万似乎多了,怕是会掉价啊!不如先一届一届的发吧,这样容易维持市价,建立信用。”    是吗?    这个布票还能当钱花?赵楷一琢磨,这就是纸币了,和那个钱引、交子什么的差不多啊!    想到这里,他又问:“一届一届的要怎么发?”    蔡懋思索着说:“就是照着明年可以收到的蜀锦数目发行今年的布票......等明年收到蜀锦后,就可以用来兑给持票之人了。同时还可以发现新一届的布票,等后年收到蜀锦后,再兑给持票之人。如此往复数年,布票的信誉就起来了。    这事就得一步步来,可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民间不信,咱们的布票发出去也是废纸。”    还别说,这个蔡懋对于怎么用纸钱行骗还是很有心得的......大宋朝的文官玩这纸币可是很有心得的。    “那一届布票最多几百万,”赵楷皱眉道,“怎么也不够赎买土地啊!”    蔡懋笑道:“分期啊!分个十期,一年一期,十年还完不就行了,大不了再给点利息。”    对啊,还不完就分期,原来这招蔡懋也会。    赵楷想了想,问:“十年是不是太久了?”    蔡懋笑道:“如果官家觉得十年太长,还可以缩短几年......等布票有了信誉之后,咱们就可以发行两期、三年期的布票,甚至还可以超发一些。咱们头几年少还一点,后几年多还一点,这样有个五六年,大概就能把六千万买田之资还完了。”    岳飞这个时候插话问:“超发了布票,到时候又如何兑绢?若无绢,朝廷的信用不是又毁了吗?”    蔡懋听岳飞这么问,心里暗自叹息——岳飞一个武夫,现在不仅可以堂而皇之的参加朝议,而且还能当堂向相公发问......若是原来那个大宋,一个跋扈的罪名怎么都少不了!    可是现在......人家是官家的结拜小弟,官家是他的结拜大哥!    而且如今的大宋行得是“十二勋位制”,军功最大啊!岳飞功大,现在已经升到了上卿,勋位还高于吕颐浩、蔡懋的中卿,就是拜相也够资格了。    另外,赵楷还准备设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用来封给勋位已经升到上卿的功臣。而韩世忠、岳飞、黄无忌、向克、何灌、王渊、李孝忠、曲端、李永奇等九个上卿肯定是第一批封爵的!    到了那个时候,岳飞可就比蔡懋大两级了!    想到这里,蔡懋也只好收起对武人的轻视,笑着解释道:“只要允许以布票抵商税,允许以布票换取盐引、茶引,民间的商人自然会收藏布票,多发一些就没什么了。”    “那钱引还发不发?”刚刚从长安入朝,准备就任枢密使(陈记将会外放四川)的老将何灌也问了一句。他虽是武夫,但却是老汴梁,还是武进士出身,实际上也是个文士。而且他还担任过地方州郡的长官,对于经济民生并不是外行。    “发。”    “不发!”    何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