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1章 玄机之处  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道理来说,长孙无忌比杜如晦等人更适合辅佐太子监国,因为长孙无忌有治国之能,却无排兵布阵之才,这点就不如杜如晦他们。

    不过长孙无忌和李二之间基情满满,彼此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要干什么,这种默契又不是杜如晦他们可以比的。

    最主要是,在李二心里,长孙无忌出治国之略,下能想各种缺德主意,这点也和杜如晦他们不一般。

    皇帝总有些阴暗的小心思,李二也不例外,只是他致力于维护自己明君影响,没好意思展露出自己的阴暗面。

    而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的作用就出来了,他懂李二的心思,但凡李二想出了什么坏主意,他都能第一时间先提出来,所以平常大家合作的很愉快,长孙无忌就相当于李二的背锅侠。

    这么多年,长孙无忌的名声之所以好坏参半,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做了很多李二想做而不方便做的事情。

    ;陛下,行军打仗之事,不可操之过急,目前唐军虽然进程缓慢,但依旧在向前推进,再等三四个月,唐军便可发起大规模进攻,彻底击溃高句丽!长孙无忌缓缓说道。

    ;三四个月…太久了啊。李二神情有些阴郁。

    像他这种有上进心的皇帝,对于开疆辟土自然是十分执着的,这些年大唐各个名将南征北战,大唐边境疯狂往外扩张,李二那病变的征服欲,才勉强得以慰籍。

    但是征服欲哪有停止的道理,随着大唐版图的扩张,李二的征服欲反而越来越膨胀起来。

    贞观以来,在李二的强势之下,大唐的敌人越来越少,只要有人不服,他就直接挥军碾压过去,独孤求败之下,李二已经没有耐心了。

    和高句丽打持久战不是他的想法,在他的预想之中,最多三个月,唐军的帅旗便应该插在高句丽的王城之中。

    然而现在,唐军最起码还得和高句丽大军僵持三四个月,那时候已经临近冬天,高句丽气候严寒,若是久拖下去,恐怕会对大唐战局不利。

    ;陛下,除了战事,还有一事老臣得和您说一下。长孙无忌忽然又道。

    ;哦?还有何事?李二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羊皮地图,头也不抬的问道。

    ;前几日西州那边来了两封密报,是西州侯萧煜所写,前几日战事繁重,老臣不忍心打扰陛下,所以才等到今日再呈给您。长孙无忌说着,从袖袍里掏出了一封奏疏,恭敬地用双手递给了李二。

    李二眉头微皱,伸手接了过来。

    刚一打开,李二的眉头就舒展开来。

    ;真是好字啊!李二由衷赞叹道。

    密报是萧煜亲笔所写,妥妥的行书,而且颇有王羲之风范。

    李二可是妥妥的王羲之粉丝,平日里他没少练习行书,在历史上,李二去世的时候,还特地让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随他一起陪葬,可见他这位粉丝有多疯狂。

    字如其人,不由得,李二对于萧煜又多了几分好感。

    ;嗯?

    只是,看完密报的内容之后,李二的眉头再次拧在了一起。

    良久,他将密报放回桌上,表情不咸不淡,;这家伙,竟然私自下令斩杀西州十四位官员,当真是胆识过人,朕早该想到,这家伙就不能以常理论之!

    李二的语气很平淡,让人完全搞不懂他现在的心情如何。

    ;陛下,此事老臣觉得萧煜实在是太过分了!长孙无忌皱着眉,;官员无论犯了多大的错,都必须得先入大理寺审问,再由刑部审核,之后陛下亲阅,三司使会审之后,才可定罪,然而萧煜却完全跳过了这些程序,甚至未通知陛下便私自下令斩杀,这丝毫没将国法放在眼里!

    这番话有理有据,要换作普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