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突发状况  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煜虽是游园会的主人,但从李二御驾亲至的那一刻起,主人便已经易主了。

    哪怕现在天色不早,众人都想着快点回家团圆,但是李二没发话,他们就不能踏出这园子半步。

    幸好李二看出了他们的犹豫,顿时微微一笑道:;朕批改奏折乏了,想着今日是中秋佳节,便来曲江散散心,各位不必拘礼,赶紧回家团聚吧。

    众人毫无犹豫,立刻向李二行礼告辞。

    等众人陆续转身离去,萧煜眨眨眼,夹在几位老臣中间,像模像样行了一礼后,便打算低调地离开。

    然而,还未转身,李二便瞥了他一眼,道:;仲卿,你想去哪啊?

    萧煜神情一滞,抬头看了一眼李二,突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李二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是十分勉强,而且眼眶深陷,一看就是碰到了什么麻烦事。

    能让李二都觉得麻烦的事,那它一定不会是小事…只是找我干嘛?我只是个小县侯而已,能帮上什么忙?

    但是李二不开口,现在也不敢主动问,有时候太过聪明也不好,皇帝嘛,总喜欢玩神秘感。

    李二望着被余晖照耀的曲江江面,忽然叹了口气,沉声道:;仲卿,朕这些年南征北战,治下诺大的疆土,但扪心自问,朕励精图治,赏罚分明,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可你说说…为何在这中秋佳节之时,上天却降下惩罚与朕?

    ;请陛下明示?萧煜一愣。

    ;观音婢病了…病的很严重,就连孙思邈都表示束手无措…说着,李二的眼眶微微红润起来。

    ;什么?萧煜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脸震惊。

    李二没理会他,而是望着江面怔怔出神,喃喃道:;贞观八年时,观音婢身子便有恙,但当时孙思邈出手,才将观音婢治好,朕本以为她已经痊愈,没想到前几日又突然患病,而且较之从前更为严重,连孙思邈都无能为力…

    萧煜沉默不语,其实按照正常情况,长孙皇后在贞观八年就应该病逝,但可能是因为孙思邈医术高超,所以才将长孙皇后从死亡边缘给拉了回来。

    只是孙思邈并没有真正治好长孙皇后的病,而是只能慢慢调理,累积了十年,这病终于再一次爆发,而且比之前要来得更加猛烈,猛烈到连孙思邈这位神医都招架不住。

    凭心而论,长孙皇后对他还是很不错的,这么一位温柔善良的女人,她应该长命百岁,子孙满堂,而不是死于非命。

    再说了,萧煜心里其实还担心另外一件事。

    历史上就是因为长孙皇后去世,李承乾才性格大变,让李二越来越不喜,最终才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现在的李承乾还好,长孙皇后尚在人间,他还是那个翩翩美少年,而李二对他也还未失望,否则在出征高句丽时期,就不会只留太子在后方监国了。

    但要是这时候长孙皇后去世,那么一切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李承乾,李二,甚至于整个后宫,都可能会变得乌烟瘴气起来,蝴蝶的翅膀一旦煽动,便可能引起惊天之变。

    特别是李二,貌似李二的脾气秉性就是在长孙皇后病逝之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到后期,少了枕边人的约束,他也就逐渐骄奢淫逸起来。

    长孙皇后对李二的作用,甚至比任何一位大臣都要重要,在劝诫方面,哪怕是魏征,也得向长孙皇后表示服气。

    也正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劝诫,才有了励精图治的李二,才让大唐在十几年内完全呈现比较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想了想,长孙皇后好像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