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新的开始  汉末新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日后,刘备众人带着两马车来到黄河南岸,等待渡船渡过黄河进入黎阳境内。

    按照刘备的预想,本来是打算走扈城亭,渡过黄河进入河内郡,然后再进入魏郡。

    然而黑山军势力庞大,劫掠郡县,刘备思忖就自己这二十几个人,如果真的遇上了黑山军,还不够对方塞牙缝的。

    于是便走远道绕过黑山,走兖州过黄河,最终安全进入繁阳。

    进入三月后,气一比热,本该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林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大汉,却被战乱毁坏。

    正如曹操诗《蒿里蟹所记载的一样,所过之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等了半个时辰,才有一艘渡船跨河而来。

    摆渡的是个老人,满头华发,脸色黢黑,手上全是撑船时留下的老茧。

    刘备翻身下马,走上前问道:“艄公,渡河需要多少钱?”

    艄公瞧了一眼刘备,有看了看身后众人和马车,道:“渡人十钱,马车二十钱。”

    刘备道:“不渡马车,只渡人。”

    老艄公一听,脸色涨得通红,连忙道:“我在这撑船四十年了,撑得船又稳又快,绝对不会翻船的。”

    刘备闻言一愣,接着反应过来,原来这老艄公是误会自己的话了。

    于是他解释道:“老丈,你误会了,这马车是我租来的,就租到这岸边,人家还要赶回去的。”

    “哦,那就请公子上船。”艄公闻言脸上满是失落,把船停稳后道。

    离得近了些,刘备这才发现,艄公穿着被搓洗成浅灰色的单衣、短裤,上面满是补丁。

    尽管气愈发热了,但在河面上温度依然不高。

    俗话: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撑船,这个行当大多是祖辈世代相传,岸边始终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状态。

    顺风撑船的话还能省力些,然而逆风的时候帆不能张,橹摇不动。就要使出蛮力,往往一下来肩膀疼。

    撑船人每都是风里来,雨里去。蓑衣、箬帽不离身,所以算一苦。

    但向老者这样的,确实也不多见,看来这也是个可怜人啊。

    刘备心生怜悯,想了一下道:“老丈,虽然马车不渡,可有几个沉重的箱子要渡。你看,渡人十钱,渡车二十钱。我这箱子沉,加上人马差不多和马车一样重,一次我给你二十钱如何?”

    “哎呀,多谢公子。”艄公闻言大喜过望,连忙拱手拜谢。

    刘备笑了笑,转身对远处的人喊道:“劲孙,把箱子搬过来。”

    周劲孙闻言,点了几个人,从马车上将箱子抬到船上。

    突然,船舱里传来一阵声响,周劲孙等人闻言,赶忙放下箱子,“噌”的一下拔出剑,对着船舱道:“大胆贼子,还不出来。”

    艄公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用身体挡住剑,道:“各位好汉,误会,误会。船舱里的不是什么贼人,乃是我的儿媳。芸婢,出来见见各位好汉。”

    话音落下,果然从船舱内走出一怀抱婴儿的妇人,战战兢兢看着周劲孙等人。

    这妇人二十多岁,身高六尺有余,穿着百家衣,脸色蜡黄,弱不禁风。

    见此情形,刘备道:“劲孙,把剑收起来。”

    “诺。”

    周劲孙观察了一番,确认没有危险后,收起刀剑,领着众人继续搬运箱子。

    渡河肯定是要分批次渡过去,周劲孙第一个过河,然后是李元峰,最后是刘关张三人。

    艄公没有谎话,他撑得船又快又稳,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周劲孙、李元峰等人送到了对岸,最后轮到刘备等惹船。

    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