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抑商奏议  咸鱼宠妃一路躺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宴文

    成元九年的二月, 朝堂□□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皇帝在朝议中正式表态,欲要裁撤郡制, 改并为州,州域划分将产生极大的变化,相应而生的则是地方官员的升迁调任,富庶州郡或可被一拆为二,地主们侵吞的粮田也会有所影响。皇帝一表态,朝堂上果然闹得沸反盈天。

    去岁皇帝派人查验丁亩就已然改地方制的苗头, 只众人并不知道皇帝动起手脚来会这么快, 更不敢相信, 皇帝竟有这样大的决心, 要将大晋自下而上的更换血脉, 填上他自己的人。

    这事领头反对的自然就是中书令杨守, 蛰伏半年有余的英国公一系人马突然间卷土重来, 在这件事上与皇帝针尖麦芒的争议, 吵得是不死不休。

    有第一件事相衬, 第二件事被闹出来时就显得没那么要紧了。

    南方行商之风愈盛,农民脱离耕田, 买卖田地,采货通商, 贩卖茶瓷等物, 为遏制行商, 魏国公出面请议, 要求提升商税, 拟定商籍, 男子行商, 则三代不准入仕。

    魏国公在大家为着改州制的事情扯皮的时候突然冒出这一茬儿,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不知道他这是想为皇帝分忧,声东击西地搞个别的,还是另有什么别的图谋。

    独宗朔阴恻恻地盯着他这位岳丈看了一会,让人将奏本呈上,淡淡道:“朕今日无暇顾及这事,且容后再议。”

    朝臣隔了好几天才反映过味儿来,魏国公乃是武将,陡然插手到了户部的事情上,其中定有缘由。

    莫不是外头风闻,商贾女谢氏,当真在后宫里闹了什么幺蛾子,逼着皇帝宠妾灭妻,魏国公身为国丈,才有此一招?

    谢氏商号刚在京城铺开些门路,为着魏国公这一奏,生意便凉了不少。

    顾家虽不是百年望族,但顾氏一门英烈,于国朝都是肱股之臣。旁的不说,单是当今皇后姓顾这一件事,就足够让延京城内的世家对谢氏商号敬而远之了。

    谢小盈深居颐芳宫,并不知朝外动荡。

    杨淑妃的提醒她听进了心里去,因此索性幽闭宫门,让荷光对宫人们严加约束,严禁肆意出入走动,过起了桃花源的小日子。

    宗朔已许久不来颐芳宫,众人怕她心伤,也没人敢提这件事。就连无忧都没怎么喊过爹爹,谢小盈不知女儿是没想起来,还是被乳母教过了。

    但她并不在乎。

    皇帝不来,谢小盈反倒乐得自在。颐芳宫内唯她独尊,没有一个人敢拂逆她的意思。宫门一关,谢小盈与无忧相伴,每天不知过得多么乐陶陶。

    如果说从前在清云馆的时候,把门一关,谢小盈每天只能与宫人相处,难免还是会有种身在异乡的怅然寂寞。但现今她有了真正血脉相连的女儿,谢小盈便连最后一分孤独感都不会有了。

    她照顾无忧,虽不至于到凡事都亲力亲为的地步,却也可以称得上是托付了全部心神。

    身为皇朝公主,又是宗朔长女,谢小盈很笃定,无忧只要能长出一颗坚韧独立的心,她便可以在这世上过得很好。没有哪个凡人能做到真正的“无忧”,因人有七情六欲,总会有烦恼或困苦滋生。但无忧从衣食住行上,放眼古今,都会比寻常人过得优越舒适。即便礼法传统严苛,但无忧出身最高统治者的家庭,她稍加利用,便能充分从中受益,而非全受压迫。

    谢小盈很清楚,她能为女儿带来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衣食住行贴身的照料,而是一个懂得生活的灵魂,与自由不驯的心。

    二月的天已渐渐暖了,谢小盈每天等无忧睡过午觉起来,就让乳母把无忧领出来,让她在太阳底下晒晒、玩一玩。小孩子就是要靠晒太阳补钙,紫外线还能消毒杀菌,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