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1章:真实的东西,往往最震撼  我真的不是穷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1章:真实的东西,往往最震撼    记者的视角与普通人的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个无需质疑。    对于南堡村里很多人来说,陆飞把田仁义和李大傻子等人都拉到了竹艺厂,管了他们的一日三餐,他们并不觉得田仁义等人占了便宜。    相反,陆飞把他们的田地山林都收了,村人反而觉得陆飞占了很大的便宜。    竹艺厂,目前需求最多的原料就是毛竹。而南堡村的林子里面,基本上都是毛竹。陆飞收了十户贫困户,也就意味着把十户人家山林上的毛竹都收了。    在南堡,每家每户的山林都非常的多,这十户加起来的林子,那可就是全村的三分之一有多了。    这么一来,也就意味着陆飞竹艺厂的原材料问题在短期内,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担心了。这个,生意肯定更划算了。    钟远芳关注的点其实就在这个上面。    华夏上下,脱贫攻艰。    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这么一家企业,它到底是为了自己一已之私的发展,还是带动广大贫困户共内致富呢?    钟远芳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答案。    村部里,刘国发和黄玉珠早已经得到了陈吉平的通知。    只不过,人家并没有与当地政府联系,来的时候非常的隐蔽,是一个暗访,俩人自然也就没有作什么准备了。    现在,人已经找上门来了,自然也就可以按照程序来办了。    “钟记者,你好!”    “这位是我们村的黄玉珠主任,省城大学来的村官。”    “竹艺厂从成立之初到目前的发展,一直是由玉珠主任负责。”    “前期,玉珠主任还兼任过竹艺厂的会计一职。”    “后来,为了避嫌,这才卸任了。”    “你有什么问题,直接问玉珠主任就成了。”    说到这里,刘国发顿了一下。    “钟记者,不知,你们到我们村里的事情能不能向乡里汇报一下?”    “你也知道,面对媒体,我们村也是第一次,有些接待工作可能做的不好,还需要乡里来指导。”    刘国发说的委婉,钟远芳到基层待久了,自然明白意思了。    说来有的基层其实还存在着“防火防电防记者”这样的说法。    对于自己这些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其实队伍之中也有些良莠不齐。到基层故意找茬的,也不在少数。    “刘书记,我们之所以没有通知县里,就是怕麻烦。”    “说来,我们不过是过来正常的工作。”    “并希望打扰乡里H县里的工作。”    “你放心吧!”    “我们到村里随便转转,麻烦你们俩位帮我们带一下路就成了。”    钟远芳的意思就是拒绝了。    刘国发也没有在意,点了点头。    “钟记者,那成。”    采访是从刘国发开始的。    从南堡村的情况开始,问题也是中规中矩,也显示出了人家央视大记者的风范,还真不是那些小报小刊。    “刘支书,对于竹艺厂把村里十户贫困户的山林田地都收走了,你是怎么看的?”    问题回到了主题。    刘国发也没有急,慢条斯理的从口袋里掏出了烟,给钟远芳散了一根,钟远芳几人不要,也就自顾自的抽了起来。    “钟记者,再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你算一笔帐。”    “目前,我们山上的毛竹,两毛钱左右一斤的市场价。这个价格,连请工人把毛竹从山下砍下来,运到路边装车的人工钱都不够,更别说赚钱了。”    “所以,这几年,我们村里山上的毛竹基本上没动。”    “这个,你可以到村里去问问,也可以到山上实地去查看。”    “至于贫困的农田。”    “说来,钟记者见识多,想来应该明白。”    “贫困户之所以会成为贫困户,总归会有一些原因。”    “天灾人祸等等,总归他们的劳动能力不强,这才导致了贫困。”    “说实话,农田再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