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9章 太白尊,不太红  鉴宝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这事儿如今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作伪一样可以“跟进”。作伪之后,也剪开呗,分开卖就是了。    吴夺既然拿在手里,肯定是听听再说。    结果却让吴夺大吃一惊,这东西居然是真品!    虽然听不到是谁写的,但是,纸是唐代的纸,墨是唐代的墨,抄写时间也是唐代。    虽然是唐末,但那也是唐代。    而且,本来这一卷经文,长达六米,是被剪成了四段!吴夺看到的,是起首从右往左的第一段。    剪断的时间,也不是清末,而是明代嘉靖时期。剪断的原因也没听到,但这不重要了,已经剪了。    真真是始料未及。    一张唐人写经的精品,居然随意摆在了摊子上,看起来原先只是用报纸简单包裹。    虽然摊主“言之凿凿”,说什么敦煌洞窟出来的唐人写经,但吴夺老觉得,他并不会真的认为这就是一张唐人写经。    说,谁不往好里说啊?一件现代工艺品陶瓷烟灰缸,都有人敢说是清代官窑哩。    “什么价儿?”吴夺也不跟他提这个,直接问价。    “五十个。”摊主应得也很脆。    吴夺一听,嚯!真按着真品要价啊?!    这到底是啥情况?这段经文的行价,差不多应该就是这样。    这是一段,不是整幅,若是整幅的话,那就高了。但即便是一段,根据长度和品相,也能值个四五十万。    “太高了?咱能好好说么?”吴夺稳住了说道。    “小兄弟,我看你有些误会。”摊主不徐不疾,“我早就说了,这是洞窟出来的唐人写经。我说不稀奇,是说民间存在不稀奇,不代表东西价儿低啊。”    吴夺微微点头,没说话,却看了看摊子上的报纸。    摊主笑了,“噢!真正识货的,不会在意包装的;不识货的,装个好盒子他也看不明白。”    嘿!    他还发挥上了!    这笔买卖,做不了了。    既然做不了了,吴夺干脆就提了一句,“我说,这真不是洞窟出来的唐人写经,这是唐末的手写经文。还有,也不是像一部分洞窟出来的唐经一样,是清末运送途中被剪断的,这是明代剪断的。”    摊主一听,眼珠子瞪圆了,“小兄弟,你这是现编的吧?”    “自己慢慢研究吧。”吴夺收完,便轻轻放下了经卷,抬步离去。    摊主看着吴夺的背影,暗自嘟囔了一句,“这特么要是装逼,也太圆润了!”    这样的东西,并不在吴夺的收藏范围之内,若是没得赚,指定不会买。本来可以不多说,但终究还是年轻,摊主发挥了两句,让吴夺有点儿不爽,这才甩了一通话。    反正自己不要,也无所谓了。    随后接连看了几个摊子,这才发现自己第一件遇上唐人写经不过是赶巧了,这里头,也是老普和“新假破”居多。    又到了一个摊子,吴夺发现,除了摆着东西,还有一张大照片摆在摊子一角。    照片上是一件瓷器。    红釉太白尊。    太白尊这个器型,在市面上出现得比较少,以至于很多瓷器玩家见都没见过。    从这个器型的名字上,不太好明白是个啥样子。    简单来说,有点儿像酒坛子,但不是很像,而且比酒坛子好看多了。一般是小口,短脖子,然后溜肩,下面的部分像个半球。浅圈足,而且往往修得很窄小。    像酒坛,所以就借用了李太白的名字,称之为太白尊。    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听起来就俗气多了,叫鸡罩尊。    鸡罩就是圈鸡用的罩子,外型确实也有点儿像,不过鸡罩整体上没那么高。    太白尊是康熙官窑的典型器,后世很少。    照片上的太白尊是一个站住的正面图案,还带着浅刻的团螭纹,这也是官窑的典型纹样,民窑不能这么刻。    不过只看这张照片,看不到足底,看不到底款。    再者,从照片上看,这个红釉,有些不伦不类,不是浓重如血的郎窑红,也不是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