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悲乱世又逢强梁(一)  荡平天下之赵匡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匡胤根本不知道此时州兵处境有多么的凄惨,禁军是护卫皇帝或各大盘踞势力的正规武装力量,皇帝和各大势力首领为了收买军心,自然对禁军的供应十分优裕。

    即使这样禁军将士还时不时的闹兵变,在有心人的蛊惑下杀死原主军将领,拥立自己心目中的将军为主将,甚至有些禁军将领拥军自重,向朝廷或各大势力首领索要权势和官职。

    而州兵是守卫各州县的士兵,军饷不足军粮短缺,而且各州更换刺史等主官后,会提拔自己的亲信做州兵主将,自然对前几任留下的将士们苛刻对待。

    而内地州兵名额分配各不相同,多者三千将士,少者一千余名,各级将领层层盘剥下去,普通州兵连吃饭都吃不饱,又哪里来的报国护民之心?

    五代时期又由于连年交战,大小战争此起彼伏,各路大小势力相互厮杀拚斗,使得中原大地的人口削减的太快,根本没有成年青壮真心愿意去从军当兵。

    至于象赵匡胤此等大小将领的子弟,用现代人的话说是‘军中官二代’,他们都拥有蒙荫当武官的机会。

    虽然都是一些八、九品的基层武官,在平民子弟出身的大头兵来说,不在军中浴血打拚数年,甚至是十数年,也难以做到的官职。

    这些军中官二代即使去某处投军,也是从基层武官做起,一般的低层军官如伍长、十将等,他们都会看不上眼。

    甚至与对其不重视之人结下仇怨,转而去投奔另一家与自己祖辈或父辈有关系的军中高级将领。

    如此兑换互相招收对方的子嗣到军中任职,彼此之间互相照应,互相包庇护佑,有的人甚至贪墨别的将士拚死拚活获取得军功,作为自己的功劳上报请赏。

    并且能很快升为军中的稍高级军官,再想方设法调回到自己父辈手下为将领,等到长辈们年老致仕时,他们便理所当然的接替父职,成为军中的高级将领。

    如此上行下效之下,军中根本没有普通大头兵升迁上位的机会,也间接地使各地将领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将门世家’,并且愈演愈烈,成为各朝难以解决的军中痼疾。

    而普通平民子弟根本不愿意去投军入伍,认为即使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也难以获取升迁擢拔的机会,只有傻子才会去做的事情?

    也自此丧失了征收平民子弟自愿从军当兵的渠道,无奈之下朝廷征兵只能从盗匪、流民、赘婿等挑选士兵,被当时的人们蔑称为'贼配军’。

    当州兵之人生活待遇极低,人员复杂且良莠不齐,每天都要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中,再加上百姓对士兵们避如蛇蝎,从心目中瞧不起州兵将士。

    几项层层叠加起来,再加上人们惯有的从众性,使得州兵将士变得越发不堪,经常性的抢劫平民百姓的财物,甚至强奸民女等等不堪之事频繁发生。

    这样更加深化军民之间的矛盾,也更加败坏了士兵们的荣誉,民间甚至有了这样的传说“贼过如梳,兵过如篦,防贼防盗防官兵”。

    看到赵匡胤还在沉思犹豫,旁边的一位年老长者告诫赵匡胤:“这位公子快快逃走,这几个人是此地的州兵,虽然武力不足,但毕竟人多势众,公子千万別逞强,还是快快逃命去。”

    那老者接着又哀求赵匡胤:“公子,反正我们没有希望活下去。这几天已经有亲生父母互相换子女煮着吃,丧失了基本的人性,根本没有救治的可能。”

    “老朽只求公子将我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千万别让人扒走老朽的遗骸,别让老朽的尸骨丧于别人的肚腹。求求你,公子开恩啊!别让我丧身于别人的肚腹之中。”

    不等赵匡胤做出任何的反应,老者已经从地上捡起州兵们的一柄短刀,狠狠的刺入自己的胸膛,在临死之前还目视着赵匡胤,双目流露出哀求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