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陈抟辞別时的警告(二)  荡平天下之赵匡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抟滔滔不绝的向赵匡胤解说天下大势,目的便是向赵匡胤显摆,老夫可是知晓天机之人,涎着脸来见你,是给足了你面子,否则老夫去辅佐别人,其结果你应该心知肚明?

    他哪里知道赵匡胤此时被他的言语震惊的心怀激荡:′哎呀!原来天下有如此之大,这才是′仙人’口中的一部分疆域,若再夺取东面及南面各岛屿和西方领地,岂不是将胜过汉唐时的疆域,到那时我赵匡胤才是开天辟地第一人!’

    由于他正在意淫自己将来的丰功伟绩,才没有做出当场礼贤下士,请陈抟出山相助的邀约,让陈抟微微有些失望,只得又用言语蛊惑赵匡胤。

    “赵公子,眼下天下扰攘不堪,群雄割据,豪杰竞起。表面上看来各操兵柄,实际上各自雄心勃勃。老朽不才,愿意为赵公子指点一下明路,不知道贵人可有意听之?”

    哪料想到原本还算恭敬倾听的赵匡胤,却突然一改常态,开口插言予以回绝:“仙长,现在赵某心意已决,要去投靠到枢密使兼邺城留守使郭威郭将军,便不劳仙长另指明路。多有得罪,仙长勿怪,勿怪。”

    原来赵匡胤对他心目中的′仙人’十分信服,一直对‘仙人’的指点深信不疑,害怕同为世外高人的陈抟,与‘仙人’的指点大相径庭,会打乱自己做出的决断,于是果断的开囗予以拒绝,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伤两个′仙人′的和气。

    陈抟如何会知晓赵匡胤的心中小九九,见他果断的予以拒绝,便知道轻易忽悠不住赵匡胤,便想着如何兵出奇招,再设法让赵匡胤对自己信服,完成他独霸华山的执愿。

    陈清和陈涛却不愿看到自己的师傳偌大的年纪,向年仅二十多岁的赵匡胤陪笑脸献殷勤,为其献计献策,对方还一副不领情的神色。

    当即二人上前一步向赵匡胤施礼:“陈清、陈涛见过赵公子,我二人是华山弟子,自愿出山辅佐赵公子成就大业。只是恩师年纪老迈,请赵公子在功成名就之时,赐一处清静之地,让恩师用作传教清修之处。”

    赵匡胤虽然没确认过二陈的具体才能,却见到陈抟的非凡本领,对天下各路势力明察秋毫,还一一指出其优缺点,真是世外高人矣。

    又见到陈清一袭文土儒袍,腰间佩戴着一柄宝剑,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双眼流露出睿智的光芒,年仅二十余岁却显得老成稳重,看样子是走文官之道。

    而陈涛身材魁梧,体健身壮,双眼皮高鼻梁,浓眉大眼,鼻直囗方,大约有一米八五左右,一身短衣劲装,所骑乘的骡子背上放着一柄黑色长枪,一看便是走武将之道。

    又听到二陈的言语中自视甚高,思及名师手下出高徒的俗语,想必他们将来会是自己的得力助手。

    现在自己的根基尚浅,若能收下几个贴心且有大能人才辅佐,必将前途坦荡,早日成就一番事业。

    赵匡胤微笑着询问陈抟:“仙长现居于华山何处?想必也是山清水秀之地?仙长可曾想过在那里安居乐业,收徒传教怡养终年?”

    陈抟闻听之后虽有些意外,但还是开口回应:“老朽暂居于清秀峰下,此处有良田可耕种,也算得上是一处安居之地。”

    赵匡胤不曾去过华山,又哪里知道清秀峰到底在何处?具体有多少面积?

    于是信囗许下承诺:“既然二位贤士不能侍奉陈仙长,胤便将清秀峰方圆三里之地送于仙长,作为怡养终年之地。只是要等到胤能有所成就之时,才可以践行诺言。”

    陈抟听罢也有所意动,这和传说中将华山之地送与自己相比较,当然是小了许多。

    但那毕竟是传说而已,若能在华山清秀峰下开设华山书院,又能以′神仙’之名不理俗务,倒也能免除自己的执愿。

    只是要让清儿和涛儿跟随着赵匡胤征战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