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投军途中收大将(一)  荡平天下之赵匡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匡胤接过特卫训练后,抽调出为数不多的十几匹驽马训练特卫的骑术,这些特卫大多会骑乘骡子和毛驴,骑乘驽马倒不在话下,想要骑马作战倒要花费许多时日习练。

    赵匡胤跟随父亲赵弘殷自幼习练骑射,对骑兵作战极有心得,又对特卫们倾囊相授,让特卫们对他十分敬重感恩。

    孙员外送来的十二名家丁中有一个人带有家眷随行,是他的五旬老娘,此人在训练中表现得出类拔萃,原本还略识一些文字。

    他在当初离开孙家庄时,便向赵匡胤明言讲清楚,他要带着老娘一起去投军,若赵匡胤愿意收留他们娘俩,自己的这条性命便送与赵匡胤。

    赵匡胤自从经历过沿途所闻所见的残酷事实后,对其能在乱世中保有纯孝之美德,心中大为赞赏,于是爽快的答应了此人的请求。

    后来此人在各项训练中都表现的极为突出,赵匡胤便赐其名为赵廷孝,以鼓励和嘉奖他的孝顺明礼之举。

    并经过陈清三人测试考核合格后,提升赵廷孝为特卫队的队长,职务仅在陈清三人之下,虽说仅仅是身为赵匡胤几十名家兵的首领之一,也使得赵廷孝感激万分,跪伏于地大表忠心。

    赵匡胤又从四十二位家兵中挑出几位表现优秀者,赐与赵姓,并以′廷'字为辈分,作为河北赵氏旁支子弟,还提拔他们为家兵队中的小队长,以此时的家族传承习俗收拢这些人的忠心追随。

    有了这些家兵的前例甜头在前,赵匡胤又在沿途挑选身强力壮又带有家眷的流民精壮,加入自己的队伍。

    这些人能够在逃亡途中不抛弃自己的家眷,品德相应来说应该是中上之选,这样的人最起码还留有善良忠厚的人性,调教好后是不错的战兵。

    略经过几天训练后,便让这些精壮与原家兵进行比武,并承诺战胜者可以代替战败的家兵进入家兵队伍,失败的家兵进入后勤部队作为后勤兵。

    如此施行下去,虽然没有人能够战胜原家兵,代替他们进入家兵队伍,却促使原家兵们更加勤奋练习武艺和各项技能,生怕一不留神,被新兵超越自己,成为队友们的讥讽笑柄。

    后来新家兵越收越多,已经有近六十名新兵和三十多位家眷,队伍也越发壮大起来,赵匡胤本着兵不在多,创建精锐部队为上策的原则,决定不再增加新家兵的名额。

    而是在途中购买或去山谷中围猎回活的野兽,凶猛的动物交给特卫队或家兵队用来练习围捕猎杀,让新兵队捕杀弱小的动物,以动物的鲜血锻炼他们的胆量和勇气。

    正值乱世中挣扎求生存的人们,哪个不是见惯鲜血和厮杀,自大唐皇朝渐渐衰弱之后,各路军阀群起争斗,短短近百年间,中原大地已经数易君主。

    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们,哪个不练习几路拳脚,胆气和勇武之气也非太平盛世年间的人们可比拟。

    连柴荣和陈清这种自承走纯粹文官之人,都会骑马射箭,还会耍几路剑法及拳脚。

    这些乱世求活之人岂能怕被擒获来已失去勇气的野兽,在各自队长及小队长的率领下,将这些动物尽皆杀死。

    肉食自然成为家兵们的盘中餐,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体质补充营养,连动物的毛皮也不放过,被收留的皮匠揉制后,缝制成衣物鞋袜。

    后来赵匡胤见捕杀动物已起不到什么作用,便在行军途中攻打势力较弱小的山贼匪寇,以战练军提升家兵一门的战斗力,连新家兵们都作为辅助兵丁参予协同作战。

    沿途的小股匪寇可倒了大霉,无怨无仇之下,被赵匡胤的家兵一门攻破老巢,以至于丧命时,还不知晓自己如何招惹来这场杀身之祸。

    赵匡胤禀承以前收复宋、钱二匪首的政策行事,击杀穷凶极恶之徒,其他年老或体弱之人均遣返回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