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募兵,草包当刺史!  风起黄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然兄,你怎么跑到小弟这个穷乡僻壤来了,老师还好吗?”杨皓轩走进大厅,热情的招呼着。

    刘德华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鞠躬拱手行了一礼:“草民刘德然,见过杨县令!”

    杨皓轩急忙扶起了刘德然,板起了脸:“德然兄太见外了,折煞小弟了。”

    刘德然嘿嘿一笑,挺直了腰板说到:“官场上的礼仪为兄已经行过了,皓轩贤弟还不快来见过我这个师兄!”

    杨皓轩闻言哈哈大笑,配合的鞠躬行礼:“杨皓轩见过刘师兄。”

    刘德然满意的点了点头,拍了拍杨皓轩的肩膀说到:“皓轩贤弟又长高了!”

    杨皓轩眯眯着眼睛说到:

    “师兄,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还没告诉我你来广宗有何事,老师回到京城后怎么样?”

    刘德然微微一笑,埋怨到:“皓轩你可真是一个急性子,这是老师让我交给你的!”

    说着,刘德然从袖中掏出来卢植亲手所写的那张黄帛。

    杨皓轩拿过来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大字:“皓轩心中可还记得老夫那一言?”

    杨皓轩沉默了一会儿,心中了然:“师兄可是为我送入洛阳那八千万钱而来?”

    “正是,老师怕你年少得志,误入歧途,特意派我来纠正于你,现在看来,是老师多虑了。”

    刘德然左顾右盼的打量着大厅中的陈设,有些心不在焉的说到。

    “请师兄回到洛阳后告诉老师,老师的教诲杨皓轩铭记于心,一刻都不敢相忘。”

    杨皓轩心中明白,肯定是卢植担心自己送入洛阳的钱财来路不正,派刘德然来责问自己。

    将厅中的摆设打量完了后,刘德然有些兴趣乏乏的说到:

    “师弟这厅中的摆设真是朴素,一件值钱的都没有。”

    杨皓轩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让师兄见笑了,小弟觉得东西实用就好,不用太名贵。”

    刘德然马上反驳到:“师弟此言差矣,只有名贵的器具,才能彰显出主人的身份,公卿士农等级森严,师弟身为一县主官,太过朴素的话会丢了自己面子的。”

    杨皓轩笑而不语,作为身在红旗下长大的少年,对于东汉社会的各个阶级的划分他实在是没什么兴趣,自己舒服就行了,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对了,师弟,老师还让我问你,八千万钱可购百万石粮食,足矣让十万百姓生活一年有余,你不用来接济百姓,为何要阿谀媚上!”

    刘德然突然话锋一转,紧紧的盯着杨皓轩的眼睛询问到。

    杨皓轩微微一笑,绕来绕去终于说到了正题,这个年代的人都是人精,哪有傻的人:“师兄请听小弟细细道来。”

    然后杨皓轩缓缓的把自己怎么建立了精盐作坊,怎么和刘宏一起串通好推销精盐的详细过程讲述了一遍。

    刘德然皱着眉头,还是十分不解,继续询问到:“师弟既然有这等生财之法,为什么要献给陛下,自己干难道不行吗?”

    杨皓轩摇头苦笑:“师兄,我位低权卑,运用这这生财之法如同三岁稚子怀抱金锭招摇过市,怕是财富赚不到,还会把小命丢了。”

    “老师都护不住你?”刘德然吃惊的问到。

    “老师是海内大儒,我不想让铜臭污了老师的名声,再加上其中财富过于庞大,只有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才能让这个作坊长期运行下去。”

    “就算我不是广宗县令,只要这个作坊能够给陛下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这个作坊就能够经营下去,广宗城中三万余户百姓就能衣食无忧。”

    刘德然听完后恍然大悟,面露愧色拱手鞠躬:“是我误会师弟了,正如我所见,广宗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无不对师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