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勇字徽章!  风起黄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城中,刘宏收到了公孙瓒送去的张举和张纯的首级,还有战损的奏折。

    刘宏高兴的眉飞色舞,拿着奏折让满朝公卿看了一个遍。

    “哈哈哈,这才是朕大汉的虎贲,短短几天时间,幽州十万叛军灰飞烟灭!朕要把公孙瓒调到凉州去平叛!”刘宏兴奋的说到。

    听到刘宏的话卢植连忙站出来劝阻到:“陛下,公孙瓒久居幽州,声名远扬,军民归心,加上用奇谋妙计才能这么快平定叛乱。”

    “如果把公孙瓒调往凉州,其一凉州的地形公孙瓒不熟悉,所以无法利用地形制定良好的作战方案。”

    “其二,凉州与幽州路途遥远,凉州人皆不知公孙瓒之名,军民配合公孙瓒时难免会有所顾忌,军民不能为之所用,此乃行军之大忌。”

    “其三,幽州初定,张举和张纯虽然伏诛,但是乌桓首领丘力居带着一部分残兵败将逃至塞外,这时候如果抽调幽州兵马,丘力居定会联合塞外胡夷对幽州进行报复。”

    “所以抽调公孙瓒去凉州平叛的想法,天时地利人和,未得其一,请陛下三思啊!”

    卢植站在大殿中,列举了抽调公孙瓒的弊端,低着头等待刘宏的决定。

    刘宏思考了一下,认为卢植言之有理,点了点头询问到:“那卢爱卿觉得朕应该如何奖励公孙瓒和杨勇他们二人?”

    “臣觉得应该给公孙瓒更大的军权,让他坐镇幽州,威慑塞外胡夷。”

    卢植只说了对公孙瓒的奖励方法,对杨皓轩的奖励绝口不提,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杨皓轩的人卢植可以说是其中之一。

    那封奏折卢植一眼就看出来是出自杨皓轩之手,并且故意将他的功绩一笔带过,卢植看出了杨皓轩想要淡化自己功劳的想法。

    “传朕诏令,公孙瓒平定幽州有功,拜为荡寇中郎将,封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二百户,统帅幽州兵马,威慑外族。”

    “杨勇协助公孙瓒平定幽州,作战英勇,迁杨勇为中大夫,加封侍中,负责皇子诗经课业,食邑增至一千二百户,即刻回京!”

    “退朝!”

    刘宏大袖一挥,离开了大殿,文武百官陆陆续续的退出了大殿。

    离开了大殿后,杨彪笑呵呵的凑到了卢植身边说到:“卢尚书门下三杰,不费吹灰之力平定幽州,卢尚书后继有人啊!”

    卢植一张老脸上笑得满是褶子,心情十分舒畅:“杨勇与老夫再亲近也只是师生,与杨中郎却是血脉相连,是杨中郎后继有人才是。”

    “哈哈哈,卢尚书所言极是!”杨彪闻言哈哈大笑。

    殿外的另一侧。

    “杨勇年纪轻轻的就进封为了中大夫,前途无量啊!”

    “人家现在简在帝心,那三个月一送的上百车铜钱你以为是白送的吗?”

    “说不定杨勇这个去幽州只是混个战功,让陛下给他找个封赏的借口。”

    “那谁说得好呢,阿谀奉承之辈,大将军,大司农,大司空,哪个杨勇没有去送过礼,真是有辱斯文,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

    柠檬树上柠檬果,柠檬树下你和我。

    一群年纪不小的官员嫉妒的讨论着。

    一旁的傅燮满脸不屑的神情:皓轩贤弟的鸿鹄之志岂是你们这些酸儒能够得知的?

    傅燮一时间羞于与这些人为伍,整天谈天说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夫子,一辈子也难成大事。

    傅燮心里产生了离开洛阳的想法,以自己耿直的性格,就算留在洛阳也无法发挥作用,还不如去做一处的父母官,还可以照扶一方百姓。

    很快,洛阳城中驶出了两队传令的使者,急匆匆的赶往幽州和冀州。

    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