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屯田策,惊鸿一瞥!  风起黄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皓轩奏折中写得正是屯田制,这是经过杨皓轩深思熟虑才决定上奏的。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天下极度缺粮。

    征天下良田为国家所有,开垦荒地,让百姓有田所种,虽然辛苦,但是不至于饿死。

    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

    民屯每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

    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

    军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为一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文武百官看着杨皓轩的奏折都是思绪万千,如果运用这个屯田制,能多出很多官职,自己能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这个制度会不会影响自己家中的田地。

    就在百官计较自身得失的时候,刘宏心中已经有些意动。

    “陛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陛下能够舍得库中财物,待到秋收时节,陛下定能收获满仓钱粮,当时候别说一个圭苑,就是十个圭苑陛下也可以修建。”

    杨皓轩继续循循善诱的说到。

    这番话成为了刘宏心中压死了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刘宏拍案而起:

    “传朕旨意,用国库中的钱财采购种子,农具,耕牛,命令各郡县,推行屯田制。”

    “陛下圣明!”卢植站出来赞扬到。

    “陛下如此心系百姓是天下苍生之福。”郭典也站出来称赞到。

    文武百官都站出来支持刘宏的决定,这让刘宏心里激动万分,以往自己干什么都会有人反对,全部大臣都支持的情况这是第一次。

    刘宏看向杨皓轩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感激,这一切都要感谢杨勇这个功臣啊。

    此时杨皓轩功成身退,默默的退回了队伍的末端,一旁的傅燮满脸敬佩的给杨皓轩竖起了一根大拇指,杨皓轩憨厚的笑了笑。

    这时有一双混浊的眼睛,一直盯着杨皓轩,杨赐袖中的双手微微颤抖,眼神中透漏出了欣赏的神色。

    “好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的杨勇。”

    刘宏就在激动万分的心情中宣布的退朝,然后昂首挺胸,气势汹汹的离开了大殿,这种意气风发的感觉,还是他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才拥有过。

    百官离开了大殿,穿上了鞋子,戴上了佩剑,谒者又高喊一声:“趋!”

    文武百官迈着小碎步,走出了朱雀门。

    出了大门后,卢植鼓励的对杨皓轩点了点头,乘车离开,无数人官员都好奇的看了看这个在早朝上大出风头的少年,然后匆匆的离去。

    “咳咳…”一阵咳嗽声从杨皓轩背后传来,杨皓轩赶紧让开了身位。

    只见杨彪搀扶着杨赐从杨皓轩的身后走了出来。

    “见过临晋候!”杨皓轩对着前方的老者躬身行礼。

    杨赐转过头来,用混浊的老眼看了看杨皓轩,赞扬到:“你还不错!”

    杨彪也深深的看看杨皓轩一眼,搀扶着杨赐离去。

    傅燮站在杨皓轩身边喃喃的说到:“看起来杨公对贤弟的印象还不错啊!”

    说完傅燮拉住了杨皓轩的胳膊:“贤弟与我许久未见,一定要与我回家中喝几杯。”

    杨皓轩刚想答应,一旁又传来了一道声音:“杨议郎与在下早有约定,傅议郎改日再约。”

    我什么时候和别人有约了?杨皓轩顺着声音望去,看到面带笑容的郭典朝着自己走来。

    “郭府君!您怎么在这?”杨皓轩惊讶的询问到。

    郭典对着二人拱了拱手,满面春风的回答到:

    “傅议郎,皓轩,我年后因为平定黄巾的功勋被迁为了太中大夫,我可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